《五百佛像集》的价值前文已经提到过,现在总结一下。本图像集是以《宝生》、《纳塘》和《金刚鬓》三部藏传佛教经典为基础,将主要尊神图像化的著作,是图像与经典文献比较研究极为难得的案例。全书尊神总数在500尊以上,每位尊神的姿态、手印、所持的法器多严格依据经典而绘,还有不少组合尊神,故学术价值极高。可以说,我们通常所能见到的大部分的西藏尊神均可以在此书中找到。佛教尊神的图像学研究的目的之一是借助身色、手印、持物、坐姿、坐骑等元素以确认尊神身份。此前刊出的各种《五百佛像集》均为木刻本,画面较小,不惟图像模糊,特征不清晰,且无身色表现。即使像立川武藏将其每一幅画面放大出版,也未有明显改进。对于研究者与观赏者而言,不无缺憾。绘本的优势是彩绘的,与我们长期使用的木刻本相比,画面清晰,尊神的图像学特征一一可辨,是藏传佛教图像学材料中珍贵的参考资料。内贝斯基的《西藏的神灵和鬼怪》一书就大量使用了宝生部分的成就法资料。在目前研究领域中,还有一些重要的图像资料,如故宫六品佛楼(西方学者知道的宝相楼)内部悬挂的唐卡和供奉的小铜像即与此图像集有密切的关系。西方学术界对《五百佛像集》的介绍、研究、整理和出版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相对而言,中国学术界对此书却知之不多,也没有专门的研究著述发表,似乎只有笔者曾作过简单的介绍,但对于正在蓬勃兴起的中国藏传佛教研究而言,尤其是艺术史的研究, 《五百佛像集》是不可忽视或者缺少的重要参考书。瑞士苏黎世大学民族学博物馆馆长傅玛瑞教授(Prof.Dr.MareileFlitsch)慷慨地把本书的版权无偿提供给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作为学术出版使用,还为本书撰写了前言。从她的前言中,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她对于中国的友好感情和对中国学术的关注。为了对此善举表示敬意,同时也为了研究者使用方便,我们将每张图像放大,单幅影印出来。我们相信,本图像的刊布必将为中国学者在此方面的研究带来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