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前言
第一辑 凡我在处就是中国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余光中先生访谈录
人生回首
交流
自己动手写
新诗的局限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浪子与孝子
话说五四
相似的历程
争论:不平静的诗歌时代
面对大众文化
新的和旧的责难
语言的生成
今日台湾诗坛
散文的反思
三个概念
学者的使命
满溢乡愁的浪子情怀——余光中访谈录
余光中访谈录
《诗刊》访余光中
西化不等于现代
《乡愁》是现代的竹枝词
网络提高了作品的折旧率
我的《乡愁》也该解构了
“大陆是我的母亲”
中文体质与文化复兴——余光中访谈录
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传统——余光中访谈
所谓众圆同心
华文写作的“三个世界”
诺贝尔奖与华文文坛
以中国历史文化为核心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要有诗——余光中访谈
乡愁不是地理上的可能更是时间上的伟大的情书已经成为绝响了
生活里面还应该有艺术生活里面应该有美
中文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美丽的文字
大陆年轻一代杰出的诗人有舒婷、北岛余秋雨的散文是相当好的
不要抛弃了五千年的文化
你选择了青春也就要接受青春痘
解不尽的乡愁——余光中访谈
和余光中的对话——余光中访谈
不变的是对中文的热爱——《余光中集》发布会答记者问
我把自己想像成“茱萸”的孩子——余光中访谈
壬蒙、余光中对话录:用哪一只手写散文?
凡我在处就是中国——余光中访谈
中文是中国文化的半径
活的传统才真正属于我们
台湾人是否还有乡愁的情怀?
大陆遗产还需加强管理
三分之二是作家三分之一是学者
两岸文化交流可左右逢源——余光中对话厦大学者
“救国文联盟”还有草莽味
“乡愁”已经远离台湾年轻人
烦恼转个弯就是快乐
第二辑 黄河的声音是我的胎记
乡愁是一种情结——余光中访谈
乡愁是一种情怀
诗是情人,散文是妻子
最要紧的是能把古今中外融和起来
人的心里充满文化的回音
文学艺术是内在自然与空间——湖南卫视访余光中
江河必将入海——杨澜对话余光中
黄河的声音是我的胎记——访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
中文不能受到冷落
中文的美是惟一的
中文是基调,英文是协助
中文如同国防
中华文化是民族融和最可亲的方式
20年的乡愁
我的店里还有很多“菜”
每个人都有“乡愁”
黄河常在梦中流淌
自命李白的传人
诗歌不会死亡
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我的四个假想敌
跟夫人说四川话
十几年来经常去大陆
受欢迎的余爷爷
中华文化是一个奇大无比的圆
余光中:把岛上的文字传回中原
最浅的海峡,最深的乡愁
在诗里喊魂,在歌中怀乡
中文能走多远,中国文化就能走多远
余光中的上海
上海与台湾
上海文化
说说龙应台
余光中:诗人出书不容易,散文比诗歌受欢迎
散文比诗歌受欢迎
新一代诗人少人关注
大陆诗歌不怎么流行
乡愁是对大陆的眷恋
我的乡愁是对整个大陆的眷恋
文学创作上我是“多妻主义者”
不要为了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了五千年的文化
一湾乡愁水,痴痴赤子情
20分钟与20年的乡愁
中国文化的传承与隐忧
孝,新时代有新内涵
中文是中国文化的长城
“乡愁诗人”难消乡愁
“游子文化是一种向心力”
“凡我在处,就是中国”
警惕西化幼稚病
日暮乡关何处是——诗人余光中
对话余光中:飞越那“一湾浅浅的海峡”
两岸直航是一次正面的发展
“南京是我诗心起跳的地方”
在重庆读的也是南京的中学
坐在马车夫旁听“得得”的马蹄声
出生前一天“随母亲爬栖霞山”
因为绝望,所以《乡愁》
首回大陆,感觉既亲切又陌生
一回南京,玄武湖边,走着走着,记忆就回来了
二回南京,看到面貌“如旧”的母校,心里不是那么不胜沧桑
乡愁并不因为你回到故乡就被消解掉了
《明报》访余光中
余光中——驰骋中西
英文教学须视乎科目
了解作者背景有助明白诗
把李白“从唐朝叫醒”
余光中:我的心里有中国文化的胎记
关于《乡愁》
关于故乡
关于诗
关于复古
余光中:沧海桑田即乡愁
诗歌有国界
每个时代都有诗人
会再为深圳写一首诗
拥有四度空间的学者——余光中先生访谈录
诗歌:从中国诗的现代化到现代诗的中国化
散文: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中炼丹
评论:评论家也是一种作家,所以也是一种艺术家,而非
科学家
翻译:译者必须也是学者,翻译不折不扣是一门艺术
第三辑 关于翻译与诺奖
余光中谈翻译
诺贝尔奖,中国人的缺席——余光中、马悦然、沈君山跨疆界跨领域的对话
引言:从缺席诺贝尔文学奖谈起
第一问:文学是不是学术?莎士比亚不能来教书
第二问:文学有没有国界?中国人的想法跟德国人一模一样
第三问:文学评审有没有客观标准?吴承恩肯定得诺贝尔奖!
结语:期待一个东方诺贝尔文学奖
文学诺奖评审团只有一人懂中文
关于诺奖:真的无所谓,莎士比亚也没有得过
关于诗歌:流行歌词就是诗,别跟周杰伦“较真”
附录
余光中先生大事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