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I临川)人,世称临川先生。因曾封荆国公,人称王荆公,谥号“文”,又称王文公。王安石所处的北宋中期,积贫积弱,内忧外患交困,而统治者又因循苟且,不思振作,这是一个弊端丛生、孕育变革的时代。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王安石经过自身的努力,不仅以一个文化艺术的多面手,而且以一个杰出的改革家而彪炳史册。在政治上,他倡导熙宁变法,是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年轻时就以稷、契自命,有着远大的志向。以后在长期任地方官的过程中,对各种社会积弊有了更深切的了解,于是“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宋史·王安石传》)o仁宗时,他写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提出了系统的变法主张,但未被采纳。神宗即位后,锐意改变现状,王安石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揭示当时在“无事”背后所隐伏着的深刻危机,又在不少场合与神宗议论治国变法之道,深得神宗赏识。不久,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第二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全面推行新法。当时士大夫们为了清除社会弊病,进一步巩固封建统治,争言便宜,以变更旧制,提出了各种各样改革政治的主张。而王安石所实行的以富国强兵为目的,以理财整军、加强法治为主要内容的变法,相对而言,是对症下药,较为彻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