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问题缘起及概念界定
二、 研究状况
三、 研究路径与资料状况
四、 研究框架
第一章 制度转型下的个人范本: 张荫麟与清华
第一节 学校教育与社会引导的交织
一、 “整理国故”影响下的国文教育改革
二、大师的引入: 梁启超与张荫麟的学术渊源
三、 清华历史系与分科意识之始
第二节 清华历史系: 学科化建设进行时
一、 归治于教育部与罗家伦的改革
二、蒋廷黻新政之一: 课程改革“中西兼通”
三、蒋廷黻新政之二: 新型学者及教师群体的建构
第三节 妥协与分歧: 专科规范化时代的个人史
一、 一波三折的入职与升迁
二、清华对教师的专业化需求与张荫麟的妥协
三、专业学会的建立: 自下而上的学科化呼应
第二章 学术专业刊物: 以张荫麟与20—40年代报刊关系为中心的考察
第一节 学缘、地缘关系主导下的学术起步
一、学缘建构: 张荫麟与《清华周刊》、《清华学报》的书报介绍
二、 《燕京学报》与张荫麟学术联系的地缘解读
第二节 从《学衡》到《大公报·文学副刊》
一、 “学衡余孽”还是《文学副刊》先锋?
二、《大公报·文学副刊》: 学术批评的公共空间
三、辩中求道: 张荫麟在《文学副刊》上的学术批评
第三节 学科聚合的形成: 边界的清晰化
一、 《世界思潮》: 与哲学家群体的对话
二、史学专科化的内部表征———社会经济方法影响下的史学研究会
三、 张荫麟与《大公报·史地周刊》
第四节 危难时代的跨学科思想
一、 其刊其人: 跨学科的萌芽
二、 张荫麟主编时期的编辑与撰文
三、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选择背后
第三章 史学学科化的内在之维(上): 科学之真,还是艺术之真?
第一节 理想史学之实现,须赖理想史料之养成
一、 科学疑古的理论化倾向
二、 张荫麟史料观的分析
三、 如何造就理想的史料
四、 默证之争: 新史学的逻辑学洗礼
第二节 循环论的循环?
一、 史观溯源
二、 五种传统历史哲学之总结算
第三节 科学、艺术的纲目之辨
一、 科学,成为历史学的上帝
二、 张荫麟: 直觉与价值共同作用下的史学艺术性
第四章 史学学科化的内在之维(下):“致用”的史学与通史写作
第一节 危机·通史·《中国史纲》
一、 危机的理论分析
二、 《中国史纲》编写肇始
第二节 对读: 理想通史的标准
一、 《中国史纲》与《国史大纲》
二、 《中国史纲》与《中国通史纲要》
三、 “夏商周”样本的三分法
第三节 通史编撰的哲学思考
一、 时间问题
二、 传统叙事与现代叙事
三、 真历史与编年史
结语 张荫麟: 走向乌托邦的征途
一、 一场有意为之的中西对话
二、 史学家张荫麟: 影像的叠合
三、 另一场讨论: 关于清华国学研究院
附录: 张荫麟报刊文章发表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