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篇
第1章 建筑力学
1.1 结构机动分析
1.1.1 概述
1.1.2 自由度和约束
1.1.3 几何组成分析
1.2 静定结构与超静定结构的区别
1.2.1 受力分析所需的条件不同
1.2.2 温度变化、制作误差、支座沉降等因素在静定结构中不会产生内力
1.2.3 温度变化、制造误差和支座位移等因素在超静定结构中可能会引起内力
1.2.4 工程结构应尽量采用超静定结构
1.3 静定结构的定性分析及计算
1.3.1 单跨梁内力的求解——由“取分离体”过渡到“不用取分离体
1.3.2 弯矩图和剪力图的一般规律
1.3.3 桁架
1.3.4 静定刚架
1.3.5 三铰拱
1.4 超静定结构的定性分析及特定条件下的定量判别
1.4.1 结构变形的连续性
1.4.2 变形与内力图的关系?力法浅说
1.4.3 截面的几何特性
1.4.4 求解杆件变形的图形相乘法
1.4.5 超静定梁、柱的内力
1.4.6 连续梁可变荷载的不利布置
1.4.7 排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柱的剪力分配问题
1.4.8 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定性分析
1.4.9 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定性分析
1.4.10 组合结构
1.4.11 可以按简支梁求解的超静定梁
1.4.12 温度变化、制造误差和地基变形在超静定结构产生内力时的内力图
1.5 应力分析
1.5.1 弯曲时的正应力
1.5.2 横力弯曲时的剪应力
1.5.3 拉弯或压弯构件的正应力
1.5.4 扭转应力简介
1.6 模拟试题和题解
1.6.1 题目部分
1.6.2 题解部分
结构篇
第2章 抗震设计的基本知识
2.1 地震常识I
2.1.1 地震的种类
2.1.2 地震术语
2.1.3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2.1.4 抗震设防烈度
2.1.5 必须进行抗震设计的起始抗震设防烈度
2.2 抗震设防的三水准目标
2.3 抗震设防分类
2.3.1 概述
2.3.2 防灾救灾建筑的抗震设防分类
2.3.3 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的抗震设防分类
2.4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
2.4.1 抗震设防标准
2.4.2 相关术语的解释
2.5 抗震设防三水准目标的实现:两阶段设计
2.5.1 第一阶段设计
2.5.2 第二阶段设计
2.6 场地的选择
2.6.1 《抗震规范》的规定
2.6.2 对抗震不利地段的难点——液化土
2.6.3 对抗震危险地段的难点——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部位
2.7 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的规则性
2.7.1 规范的相关规定
2.7.2 防震缝
2.8 非结构构件
2.8.1 什么是非结构构件
2.8.2 非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
2.9 地震作用计算及截面抗震验算简介
2.9.1 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的对应关系
2.9.2 设计特征周期一场地类别及设计地震分组
2.9.3 结构的自振周期——琴弦比喻
2.9.4 重力荷载代表值
2.9.5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反应谱、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
2.9.6 竖向地震作用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