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一 孙中山行舟万里酝酿三民主义
1.在檀香山
2.在香港、澳门
3.在伦敦
4.在东京
二 笔墨大战高扬主义
1.主义的认同
2.革命与改良间的恩怨
3.《民报》诸人
4.保清?反清?
5.专制?共和?
6.私有?均富?
三 “民国”名下突显“一民主义”
1.为求统一让出政权
2.《临时约法》自身难保
3.“政党政治”此路不通
4.奔走独唱民生主义
5.幻想“修路”二十万里
四 孙中山对三民主义的反思
1.孙黄之争
2.“以党治国”
3.“知难行易”
4.直接民权
5.佐证直接民权
6.取舍马克思主义
7.《实业计划》
8.达尔文的影响
9.友乎?帝国主义!
10.敌乎?帝国主义!
五 孙中山晚年对三民主义的重新解释
1.民族自强
2.自由平等辨
3.全民政治
4.国民会议运动
5.马克思主义之是非
6.“耕者有其田”
7.反帝救民生
六 孙中山逝世后的三民主义
结语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