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从制度上保障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当前,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正稳步推进并逐渐走向深入。制度的改革需要理念的指引,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需要加强对现代司法理念的研究和探索,不断丰富,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基于此考虑,我们选择“现代司法理念研究”这一课题申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重点项目),并于2006年9月被正式批准立项,项目编号为:06AaFX006。针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司法体制改革中遭遇的“瓶颈”与困境,《现代司法理念研究》从理念层面开展深入研究,进行比较分析,试图为我国司法改革的成功推进和司法制度的科学构建提供理论论证和智力支持。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以及各方领导、专家的支持帮助下,项目研究现已达成既定目标并顺利通过专家论证和项目验收,最终成果为《现代司法理念研究》一书。全书分为“绪论”和“本论”两大部分,绪论部分包括“中国司法理念:历史与现代之间的流连”、“现代司法理念的理论基础(一):法治”、“现代司法理念的理论基础(二):人权”、“现代司法理念的理论基础(三):和谐”四章,本论部分包括“司法公正理念”、“司法能动理念”、“司法平等理念”、“司法文明理念”、“司法协商理念”、“司法民主理念”、“司法效率理念”、“司法独立理念”、“司法中立理念”、“司法透明理念”十章。全书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司法理念、借鉴西方法治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围绕“司法理念”这一反映司法制度建构内在指导思想和哲学基础的理论体系,阐释了构成我国当代司法理念的三大理论基础,并分专题深入研究和探讨了我国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十大司法理念。本成果立足于我国政治制度和司法制度特色,从司法理念与司法制度的紧密联系出发,努力探讨作为指导我国司法制度设计和司法实践运作的理论基础和主导价值,力求为司法制度改革提供理念指引和价值参考,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进行理论回应。《现代司法理念研究》既从静态的概念角度人手,将司法理念解读为对司法性质的感悟、对司法精神的理解、对司法价值的追求,着力推动我国司法理念研究的体系化、科学化和本土化;又从动态的实践角度出发,系统阐释司法理念对司法改革的指导性、与法律运行的互动性以及对法治信仰的重塑性,以推动现代司法理念向司法制度层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