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与权威的双向博弈: “利维坦困境”的政治学源起
一、争论纷呈的霍布斯政治哲学
二、利维坦的基础:安全与恐惧的本能
三、利维坦的乌托邦:维护臣民的自由权利
四、利维坦的困境:秩序非牺牲自由不可吗?
五、霍布斯与宪政民主体系及其国家观
性的欲望与宪法权利:对消极自由的“开放社会”检视
一、被性欲书写的自由历史
二、性欲究竟是哪一种自由?
三、前、后现代派“程度深刻”在哪?
四、宪政民主社会如何反对“乱伦”?
构建有教堂的“开放社会”:《论美国的民主》的法社会学阐释
一、基督教文化情境中的近代西方自由主义
二、中庸性审慎与决断: “开放社会”政治与宗教的渗透式分立
三、法政系与启蒙系的分野:多数暴政的另一层预止之道
四、有教堂的“开放社会”:超越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
基督教正义一元论的实现:基于法政史学的一种叙述,
一、西方法政理论的逻辑起点:基督教律法与恩典的整全关系
二、 “开放社会”的伦理结构:善一元论与正义一元论的分野
三、公民不服从催生政教分立:新教改革塑造法政国家体制
四、教会动员推动全民训政:共同信仰引领公共操练
五、对伯林多元论的一个反思:一元多样主导下的多样格局
正义的历史性、层次性与小共同体经验,
一、基督徒千疮百孔的政治参与史
二、 “一体化的法学”叙述背后的正义一元论
三、陷入“罗素悖论”的多元主义叙述
四、知识分子如何对待小共同体的价值诉求
从显性道德到隐性道德: “朱学勤困境”的法哲学分析
一、专制极权制度的不道德与宪政民主制度的道德
二、从“两种自由”的中庸到“两种道德”的区分
三、政治生活中显性道德转变为隐性道德的几种路径
四、转型中国法治与道德整全关系的建构与文明困境
正义一元论的多路径衍变:法治认同立体培育之分析,
一、一元主导的多样格局:没有终结的历史进程
二、主义信仰小共同体化:公共取向的理性过滤
三、问题意识和层次意识:转型时代的法政思维
四、当代法治的立体培育:司法正义的全民共识
市场自由、社会公正与司法正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正义一元论
一、小共同体体系与资本主义发展:法学家对社会学家的一段学术批评
二、劳工阶层抗争与资本的文明化:公正评价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及运动
三、自主交叉性小共同体与公正的可落实:市场共同体与其他共同体的互动
四、何种法律体系最适合于市场经济体系:信仰法治正义一元论的政治原则
五、宗教文化与市场选择的一种对应关系:为何我们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
从民本想象到正义建构:中国现代性变迁的双重困境分析
一、民本想象:古代中国的千年之梦
二、儒家体系:德性正义与自相似性
三、司法正义:说是民本,看似人本
后记
展开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