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百年焦虑中的裂变与文艺的本根彷徨
一、文化断裂:“转型”一词在文化范畴中的失效
二、百年焦虑与当代心学:如何重建中国人的文艺自信
三、新传媒时代,我们怎样面对孩子:谈文艺教育
上编:网络·类型·动漫
第一章 网络引发的文学革命
一、文学革命萌芽期的征兆
二、网络文学时代的命名和特征
三、大众文化背景中的类型文学创作潮
四、一个节点的观察与亲历:网络文学第十一年
第二章 类型文学的独立研究
一、类型文学,一个新概念和一种杰出的传统
二、当下类型文学的发展模式与文学评奖问题
三、叙事精神与叙事经济的奇妙化合:以2009年浙江类型文学创作为例
第三章 最综合与最市场的艺术:动漫
一、中国动漫精神的消逝和原创力问题
二、为时未晚:谈动漫与文学的关系
三、当下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两大瓶颈问题
下编:对话·批评·文风
第一章 对话:交互的开始
对话一 “80后”办M00K现象:韩寒及其他
对话二 中国都市文学的缺失:王安忆或卫慧之外
对话三 非虚构文学热说明了什么:现实主义并未过时
对话四 无法独活,几代人的怕和爱:好的社会应该有流动性
对话五 当代中国文学大师问题三人谈:文艺大师的标准再思考
对话六 立此存照:《流行阅》时期对话类型小说家沧月、流潋紫
第二章 批评实践:想法和文风
一、历史的距离和重写历史的距离
文本一 一种思想的方法:袁敏《重返1976:我所经历的“总理遗言”案》
文本二 一架隐秘的人性历史窥镜:莫言《蛙》
文本三 这本账不算不行:丁晓禾《算账》
文本四 照得见当下的历史叙事:费振钟《堕落时代》
文本五 晚清“情人”:赵柏田《赫德的情人》
二、时代的理解和新锐作家的窄道
文本一 佯作狂欢:李承鹏《李可乐抗拆记》
文本二 布幔背后的“杂物”世界:李幺傻《暗访十年》
文本三 乡村病相:卢江良短篇三则
文本四 “70后好人”与精子哲学:朝露叶哗《人之初》
文本五 无厘头时代的疼痛事件:毕非一短篇三则
文本六 山楂树,矗立在“爱无力”的时代:艾米的《山楂树之恋》
三、女性的特质和私小叙事的意义
文本一 淡墨的悲苦:草白短篇三则
文本二 带钩子的小说:张漫青短篇三则
文本三 从孤独的树到死亡之花的蕊:郁雯《每一棵树都很孤独》
文本四 从“寻爱”到“失爱”:鲍贝《伤口》
文本五 给《华商报》“新世纪女性作家十年”采访的速写稿
四、边界的拓展和小说之道的可能
文本一 韧性地拾取,独立的磨炼:吴正《小说,小说》
文本二 写在《归梦》边上:东方少《归梦》
文本三 肉身的秘密和小说之路:阿航短篇三则
文本四 南国的元气,一种小说思路:许仙短篇三则
文本五 马的故事与人间尺度:万刚《马们·我们》
文本六 诗歌西湖,光荣与风雅的力量:卢文丽《我对美看得太久》
五、散文化短评和批评文风的探索
文本一 □汤的秘密:潘向黎《白水青菜》
文本二 轻逸王家庄:毕飞宇《地球上的王家庄》
文本三 小说的“讲究”:苏童《垂杨柳》
文本四 沉沦的形态:铁凝《阿拉伯树胶》
文本五 精准地到达模糊,与温度:金仁顺《彼此》
文本六 “猛虎”是怎样炼成的:叶弥《猛虎》
文本七 透的灵魂与穿透力的小说:张惠雯《水晶孩童》
文本八 亡羊的故事,一种生命视角:张学东《跪乳时期的羊》
文本九 叙事即思想:张执浩《你能为谁负责》
文本十 到底是什么关系:戴来《关系》
附录:浙江文学三十年之“杭州作家群”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