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德勒兹(GillesDeleuze,1925-1995),法国最著名的后现代哲学家之一,以创造众多富有洞见的哲学新概念著称,对形而上学和艺术哲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和瓜塔里(FélixGuattari)一起,他们创造了去疆界化(déterritorialisation)的概念,并对精神分析和资本主义进行了综合批判。其主要学术著作包括《差异与重复》(Différenceet répétition,1968)、《感觉的逻辑》(Logique duse,1969),以及与瓜塔里合著的《反俄狄浦斯》(L'Anti-?dipe,1972)、《千高原》(Milleplateaux,1980)等,在哲学、文学、电影和绘画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刘云虹1973年生,江苏南京人,1992年9月进入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学习,至1999年3月先后于该系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学位,并留法语系任教至今。2003年12月获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法语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曹丹红1980年生,浙江宁波人。1999年进入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学习。200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获外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南京大学法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