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五四前后的新文化派与文化保守派:价值观比较

五四前后的新文化派与文化保守派:价值观比较

五四前后的新文化派与文化保守派:价值观比较

定 价:¥28.00

作 者: 武吉庆 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丛编项:
标 签: 档案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01083408 出版时间: 2011-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大32开 页数: 252 字数:  

内容简介

  20世纪最初20年所以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重要的转型期,无疑缘于三大事件的接踵而起及其相互影响与激荡: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与欧战。辛亥革命结束帝制,创建共和,厥功至伟。它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开启了闸门,使新文化运动得以洪波涌起,登堂入室,径直猛烈冲击以纲常名教为代表的千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形成了国人思想解放的伟大潮流。与此同时,欧战的爆发充分暴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弊端,被新文化运动奉为圭臬的西方社会也面临着自己“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时代。西方现代思潮发生了深刻的变动,反省现代性的非理性主义思潮浸浸而起,正反映了人们对西方文明自身的批判。这影响到了东方,便是催醒国人打破对西方的迷信,要求重新审视中西文化和调谐民族新文化的发展方向。梁启超说,要讲思想解放那就要彻底,对于来自西方的所谓新思想,也要讲解放,就反映了这一点。所以,不难想见,五四前后的中国思想界,集“古今中西”的文化冲突于一时,呈现出了怎样空前的活跃和激烈争鸣的局面。

作者简介

暂缺《五四前后的新文化派与文化保守派:价值观比较》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绪论
一、缘起
二、学术史
三、资料、方法、思路
第一章 价值系统的解体、重建及其面临的困境
第一节 晚清价值观变迁
一、人欲可以推动社会发展
二、个体具有自身价值
第二节 辛亥革命后价值承当的丧失与所谓“道德失范
一、价值迷失与“道德失范
二、关于“道德失范”的认识分歧
三、权威存废与价值重建
第三节 五四时期重建价值系统的努力与终极价值的
缺失
一、继续冲击传统,清除重建障碍
二、关于道德的相对与永恒的不同体认
三、新文化派的现代化取向与文化保守派的终极
价值关怀
第二章 个体价值及其实现途径
第一节 独立自由的人格价值
一、崇尚独立自由之精神
二、追求思想言论自由
三、个人自由与社会规范
第二节 个人价值的形成及其实现途径
一、道德完善与价值实现
二、挣脱身心束缚,努力创造价值
第三章 关于价值规范的不同体认
第一节 道义与利益的取舍
一、注重现实功利,反对空言道义
二、崇尚道义,弱化功利
三、整合义利关系的努力
第二节 群体与个人价值的轻重
一、群体至上的价值取向
二、个人与群体价值的两相兼顾
三、自我完善与社会进步
第三节 理性与物欲的调控
一、有所节制的欲望顺适和满足
二、克制欲望,张扬理性
第四节 道德与知识的评价
一、反对科学崇拜,主张以德统智
二、以科学为本位的重智轻德观
……
第四章 道德、宗教与终极价值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