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庐听雨:文化视野中的佛教》的第一部分为“文人佛缘”。该部分有代表性地选取了唐、宋、明八位大文豪对佛教的体悟:王维看重的是佛教(尤其禅宗)的境界;自居易选取的是亦进亦退的在家出家;柳宗元权衡的是儒重于佛的儒服梵心;韩愈主张灭佛强国;刘禹锡走的是援佛入儒之路;刘宋拗宰相王安石,鉴于人生的起落,最后舍宅为寺,青灯黄卷终老;号称“东坡居士”的苏轼,则把佛教融入生活方式,悠闲自得;明代的王阳明则从宋明理学契入佛教天台宗。这八位大文豪,可以说身为朝贵,学识渊博,见地深刻,但都无法摆脱佛教文化对他们的浸润。第二部分为“佛教与戏曲的勾连”。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中,为了普度众生、深入民众,它采用了适应世俗的“俗讲”、“赛神”等形式。至宋元明清,随着戏曲的产生和发展,佛教又找到了新的传播载体,戏曲与佛教发生了勾连。佛教的因果报应等抽象教义通过直观、富有’隋感、生动的戏曲得以展现,两者因而达到了对立统一。第三部分为“天台宗佛学研究”。佛学是哲学下面的一个分支。佛学是用哲学方法去研究佛教,是用理性与科学的态度去阐释佛教,所以应属于文化视野看佛教。佛学有别于佛教,佛教是论证信仰的合理性与过佛教生活的必要性,它应属神学范畴。天台宗佛教是中国佛教的第一个宗派,此宗派最擅长于佛教哲学的思辨,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并影响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文化。这部分从多角度对天台宗佛学作了阐述。总之,佛教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你对它的研究,可以选取“远、近、高、低”各个视角,只要你敢于身居“僧庐”,总有“雨”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