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超,吴孟超教授是国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第一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临床医学研究博士后流动站导师。1922年8月出生,福建闽清县人,码来西距归侨。1949年毕业于卜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先后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德医学协会副理事长、中日消化道外科学会顾问、第三届CSCO委员会荣誉委员等职务。1956年起,吴孟超教授从事肝胆外科临床诊疗及理论研究已50余年,是我国肝脏外科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60年,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的新见解。1963年,在国内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脏法,并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20世纪70年代,成功切除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重达18kg的肝脏特大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仍健在。建立了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较早应用肝动脉结扎法和肝动脉栓塞法治疗中、晚期肝癌;80年代,建立了常温下无血切肝术、肝癌复发再切除和肝癌二期手术技术;90年代,在肝癌综合免疫治疗、生物治疗、肿瘤生物信号转导研究、病毒与基因治疗和肝移植领域以及早期发现肝癌的检测手段和技术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并首先开展腹腔镜下肝切除和肝动脉结扎术。术后5年总体生存率逐步提高(80年代38.1%,90年代末48.6%.最近53.2%),小肝癌术后5年生存率达79.8%,最长存活45年,患者仍健在。至今,吴孟超教授已实施各类肝脏手术1万4千多例。此外,他还主持建立了外科疾病治疗及研究专科中心——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和上海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吴孟超教授先后获国家、军队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4项,出版《肝脏外科学》、《腹部外科手术学图谱》、《黄家驷外科学》、《肝癌与肝病》等医学专著18部。在国内外许多著名医学刊物上先后发表论文300余篇。自1978年以来,在他指导下全院共培养博上后研究员18名、各类研究生200余名。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三次,获国务院颁发的科学技术突出贡献证书并终身享受特殊津贴。1996年1月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2004年12月荣获全国高等医药教材特殊贡献奖和国际肝胆胰协会杰出成就金奖。2006年1月9日荣获2005年度日家最高科技技术奖。2011年5月3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第17606号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2011年7月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1997年3月他将所获奖金和社会捐赠共500万元成立吴孟超肝胆外科医学基金(2004年6月更名为上海吴孟超医学科技基金会),以奖励我国在肝胆外科领域做出杰出成绩的专家,以促进我围肝胆外科事业的发展,现已颁奖四届,共奖励肝胆外科专家27名。李梦东,河南省浚县人,1948年考入河南大学医学院,1953年毕业于第七军医大学医疗系本科。历任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内科、儿科、传染病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1981年任第二附属医院传染病科副教授、传染病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86年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1990年任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的“优秀博士论文导师奖”。先后曾任第三军医大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学位评审委员会委员、《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常务编委,兼任中华医学会四川省分会传染病寄生虫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重庆分会常务理事、重庆市传染病寄生虫病委员会主任委员,并兼任《重庆医学》副主编及《临床肝胆病杂志》、《四川医学》、《中华肝脏病杂志》等编委。同时曾兼任西南四省五方传染病专业协作组组长、全军传染病专业组顾问,并曾受聘为国际肝病研究协作组交流中心学术委员(1994年7月收到证书)。在长期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实践中,对病毒性肝炎、小儿传染病、感染与免疫等方面有较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先后在国内刊物发表论文130余篇,综述、讲座等60余篇。先后获军内及省、市科技成果二、三等奖二十多项。主编《实用传染病学》(第1版1995年,第2版1998年,第3版2004年,均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并主编出版传染病学教材两部,《传染病学新进展》(第一、二卷,分别于1986年.1991年由科技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出版),副主编出版《中华肝病专家论坛》(吴孟超主编,2006年出版)。此外,先后参加编写专著十多部,如《实用临床肝病学》(池肇春主编,1994年第1版,2000年第2版)、《肝炎学大典》(叶维法、钟振义主编,1996年出版)、《临床感染病学》(田耕善、贾辅忠主编,1998年出版)、《临床新传染病》(范学工、欧阳颗主编,1998年出版)、《现代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学》(彭文伟主编,2000年出版)、《感染性腹泻》(聂青和主编,第1版2000年,第2版2011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