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艺术理论艺术大师的流年碎影

艺术大师的流年碎影

艺术大师的流年碎影

定 价:¥35.80

作 者: 邹士方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丛编项:
标 签: 艺术理论

ISBN: 9787546122960 出版时间: 2012-05-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96 字数:  

内容简介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因为种种机缘,作者与中国许多学术、艺术大师有过亲密接触。他们身上还背负着过去的阴影,心中还镌刻着痛苦的烙印,但荆棘并没有磨蚀大师们的风骨和爱国热忱,他们仍然在自己认定的道路上拳拳前行。作者以一个惓惓后生的身份做着时代忠实的记录员,用谦恭的文字和泛黄的信札、题词记下大师们的隽永话语和闪光思想,记下这些宗师巨匠在奉献国家以及提携传承人上的竭诚努力。作者用亲手拍摄的照片印下文学大师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的喜悦和苦恼,他们的和蔼和严谨,他们的携手和抵牾……

作者简介

  邹士方,知名作家、美学学者、艺术评论家、画家、摄影家。1949年6月出生于北京,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7级)。师从美学大师朱光潜和宗白华及美学家杨辛、叶朗教授,被学术界公认为是朱光潜、宗白华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曾任北京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副校长,《民主》杂志副主编,《音乐生活报》高级编审,《中国画廊》杂志副总编辑,人过五十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编辑,北京市杂文学会理事,中华湖社画会理事,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香港东方文化中心书画研究部研究员。现为《中华盛世》杂志执行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员。 出版著作200万字:美学专著《朱光潜宗白华论》(1987与王德胜合著)、《宗白华评传》(1989),散文随笔杂文集《春天的问候》(1987),散文集《名人纪实》(1988),散文摄影集《北大访师记》(2012)。出版画集《万紫千红》(2004)和连环画《映山红》(撰文1977)。另外发表新闻、散文、评论、杂文、随笔、诗歌等数百篇200余万字。《中国哲学年鉴》、《中国新闻年鉴》以及冰心、季羡林、端木蕻良、吴祖光、常任侠、李泽厚、蒋孔阳、管桦、蒋星煜、赵清阁、郁风、张允和、吴小如、刘章对其著作均有评介。

图书目录

第一卷 三松堂再拜客
又是一年春光时,各路人马都把头探出窗外呼吸新鲜空气,20世纪初到80年代,在这漫长的将近80年中,那些功成名就的大师们早已从山娃子变成白发的老人,拜见冯友兰时他已88岁了,再见冯至时他已经83岁了,访问朱光潜时他已经85岁了,第一次见到俞平伯时他已经88岁了……他们似乎走了很长很长的路。
癸亥年拜见冯友兰
冯至奔告艾青
别了,朱光潜
郭沫若的“崛起”
大师云集宗白华门下
文坛奇人文怀沙
与国学大师王利器的友谊

第二卷 大师齐崭露头角
20世纪20年代,对于每一个热血澎湃的年轻人来说,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在启蒙、酝酿阶段。毛泽东那时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笔名是二十八画生;徐悲鸿在学画马;启功还在读小学;梁容若刚毕业,正在找工作;冯其庸还在穿开裆裤……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慢慢崭露头角。
波涛汹涌的湖南第一师范
黄埔军校来的猛人
五四运动之先锋才俊
启功大师初成名
知遇之恩,徐悲鸿画马
江南才子下江南
冯其庸幽居瓜饭楼
轻车快马过玉门关

第三卷 大幕下的中流砥柱
经过历史的洗礼,有人抑或沉沦,抑或站上了新的舞台,但不管怎样,属于他们的舞台才刚刚拉开帷幕。茅以升正在修建武汉长江大桥,钱学森从美国回来了,蒋和森正在写美学著作,王朝闻的研究刚刚有了新的进展……
茅以升的四封来信
从加州理工学院到中科院
华盛顿大学的数学博士
通往“双桥书屋”
与美学家秉烛夜谈
如烟往事再遇才子
告别北大燕园

第四卷 遥遥长路,潮起又潮落
跌跌撞撞走过了一个时代,好不容易保住了脑袋,有人欢喜有人愁,但展望过去,又有谁记录那些历史呢。于是就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卑不亢,他们不住在一起,但他们记录的却是同一件事-历史。
宋史学界的一代宗师
这颗脑袋算是保住了
圆明园走出的“遗老”
再见史学大师
众友齐聚北太平庄
从万县步行到延安

第五卷 在夹缝中突围
车轮滚滚,有人从沙子里爬出来,有人从岩石缝钻出来,不管怎么样,大家都在夹缝中生存,所以大家都有交集,也可能结下梁子。看过胡适与梁实秋斗笔,看过胡风与舒芜直来直往的“恩怨”,看过上海一支笔和重庆一支笔……总而言之,这个世界比你想象的更精彩。
顾执中再出道
舒芜与胡风的恩恩怨怨
黑名单上的头号人物
子野论胡适和梁实秋
上海一支笔和重庆一支笔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两栖人和T型人

第六卷 十里平坡苦尽甘来
从20世纪80年代走来,似乎苦难过去了,在夹缝中的人也似乎爬出来了,似乎苦尽就会甘来。的确如他们所愿,只是大师们以不同的方式享受着这一切。美学大师朱光潜为了艺术而艺术,历史学家谢国桢为了历史而著述,梁实秋还在怀念与林语堂“斗嘴”的日子,林默涵正在伏案搞文艺理论……看起来一切都那么生动。
林家铺子
书湖阴先生壁
傅雷家书
“弥勒佛”费孝通
未名湖畔老教授远去
疯狂的摄影美学
谢国桢手稿与梁启超之死
林默涵:林语堂比梁实秋更差
舞文弄墨三十年

第七卷 舞台驹隙过如驰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张爱玲横空出世,她在上海是响当当的一号女主角,她是作家,还是编剧,总而言之非常有名,非常了不起。但是,光鲜亮丽的背后,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比整个大上海还精彩……
像巴金、曹禺一样录音
巡礼北京护国寺
跑龙套与主演只在一线之间
拜见陶金和谢添
四大天王之一“兵临城下”
一代越剧大师远去
何时再见京剧票友
张爱玲与桑弧

第八卷 一江春水向东流
漫漫朝天路,激情与失败并存,因为他们还很年轻。一代武侠大师金庸年轻时风流倜傥,名满香江,可是他却不高兴,因为他暗恋上一个美人。使君有意,罗敷未必有情,金庸久攻不下,最后也只能“望洋兴叹”了。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再深刻的暗恋都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去……
浪里淘沙后,逼上“梁山”
瞭望巴蜀奇才
武侠大师金庸与他的梦中情人
弘一大师的崇拜者
十上黄山
三十年来只此一人
再忆吴祖光和新凤霞

第九卷 明月照西归
时常会对着很多老照片发呆,尤其是每当看到战争年代的老照片,这种情绪来得更激烈。扪心自问,这些老照片都是怎么来的呢?又是出自何人之手?那些枪林弹雨里的瞬间“旅程”,又是谁刻画出来的呢?那些抹不去的记忆,就像一幕幕用枯黄的胶片刻画出来的画面,婆娑而又魑魅。
游园惊梦
冰山上的来客
春暖花开,踏雪寻梅
枯黄的画册
使君归去遥无期
红色的旅程
作者版权声明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