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绪论
0.1 现代中国文学的源流
0.2 现代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
0.3 现代中国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一编 清末民初文学(1895-1915)
1 清末民初文学:古典时代的终结
1.1 传统中国的全面危机与历史反应
1.1.1 鸦片战争以来传统中国的危机
1.1.2 变革:从“经世致用论”到戊戌变法
1.1.3 革命: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
1.2 现代文化观念的萌芽
1.2.1 现代文化观念萌芽的基础与表征
1.2.2 两大核心文化观念
1.3 文学改良--文学现代化的最早尝试
1.3.1 文学改良运动的兴起
1.3.2 文学改良的主要路径
1.3.3 文学改良的精神主旨
1.4 清末民初文学的历史轨迹
1.4.1 前期:维新改良文学的兴起
1.4.2 后期:共和革命文学的兴起与通俗文学的滥觞
2 梁启超等:文学改良的倡导与超越
2.1 梁启超的生平与思想
2.1.1 梁启超生平简介
2.1.2 梁启超主要思想
2.2 梁启超的文学改良主张
2.2.1 诗界革命与小说界革命
2.2.2 文界革命及戏曲改良
2.3 梁启超的文学创作实践
2.3.1 梁启超的散文写作
2.3.2 梁启超的其他创作
2.4 章太炎的思想与文化文学活动
2.4.1 章太炎的生平与文化思想
2.4.2 章太炎文学观念与创作
2.5 王国维的文学理论批评与创作
2.5.1 王国维的生平与文学理论批评
2.5.2 王国维的文学创作
3 清末民初文学的现代性追求
3.1 “新派诗”与“新文体”
3.1.1 黄遵宪与“新派诗”
3.1.2 康有为、谭嗣同与“新派诗”、“新文体”
3.1.3 从新文体到“早期白话文”
3.2 “新小说”
3.2.1 “新小说”的兴盛及其原因
3.2.2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3.2.3 革命派与鸳鸯蝴蝶派小说
3.3 “戏剧改良”与“新剧”
3.3.1 戏剧改良运动的兴盛
3.3.2 汪笑侬与京剧改良
3.3.3 话剧的诞生
3.4 翻译文学等
3.4.1 翻译文学的兴盛
3.4.2 林纾与“林译小说”
3.4.3 严复与“严译八大名著”
第二编 五四时期文学(1915-1927)
4 五四时期文学:走向现代的伟大转折
4.1 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与发展
4.1.1 新文化运动的发生
……
第三编 30年代文学(1927-1937)
第四编 战时战后文学(1937-1949)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