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体系结构
1.3.1 基本思路
1.3.2 体系结构
1.4 本书的学术贡献第二章 工作搜寻的基本理论
2.1 工作搜寻理论简述与发展
2.2 工作搜寻理论的基本模型
2.2.1 工作搜寻过程与保留工资
2.2.2 基本模型静态比较分析
2.2.3 保留工资与劳动参与率
2.3 工作搜寻理论的扩展模型(一)
2.3.1 两种类型的失业工作搜寻者
2.3.2 在职者折现期望效用及推论
2.3.3 工作搜寻者的搜寻强度分析
2.3.4 均衡性工作搜寻模型
2.3.5 劳动力市场均衡
2.4 工作搜寻理论的扩展模型(二)
2.4.1 离散时间工作搜寻模型
2.4.2 连续时间工作搜寻模型
2.5 工作搜寻理论的基本观点总结第三章 人力资本理论
3.1 人力资本理论发展的历史
3.1.1 古典经济学家的人力资本思想
3.1.2 新古典经济学家的人力资本思想
3.1.3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
3.2 人力资本的基本含义
3.2.1 人力资本的概念
3.2.2 人力资本的特点
3.3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及特点
3.3.1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
3.3.2 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特点
3.4 人力资本投资的需求分析
3.4.1 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3.4.2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基本原理
3.4.3 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因素
3.5 人力资本投资的供给分析
3.5.1 人力资本融资的特点
3.5.2 人力资本的生产函数
3.6 大学教育中的人力资本投资
3.6.1 大学教育的经济功能
3.6.2 高等教育的成本
3.6.3 高等教育的收益
3.6.4 高等教育投资决策模型
3.6.5 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
3.7 在职培训投资
3.7.1 在职培训的基本类型
3.7.2 在职培训的成本与收益
3.7.3 在职培训的成本与收益
3.8 劳动力流动
3.8.1 劳动力流动的分析
3.8.2 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四章 工资理论
4.1 西方经济学中的工资生成理论
4.1.1 古典经济学派的工资生成理论
4.1.2 现代西方经济工资理论
4.2 工资概念、形式和职能
4.2.1 工资的概念
4.2.2 工资的形式
4.2.3 工资的职能
4.3 工资收入函数
4.3.1 明塞尔的工资回归方程
4.3.2 学校教育的投资收益第五章 采用的数据和中国大学生就业基本状况
5.1 采用的数据
5.1.1 数据的来源与范围
5.1.2 数据搜集的方法
5.1.3 数据调查表的内容
5.2 中国大学生就业基本状况
5.2.1 大学生就业基本状况
5.2.2 大学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
5.2.3 地区人才吸引力和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第六章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Duration模型分析
6.1 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6.1.1 大学生就业的外在因素分析
6.1.2 大学生就业的内在因素分析
6.2 国内外就业研究的进展
6.2.1 国外就业研究综述
6.2.2 国内就业研究综述
6.3 数据描述和统计描述
6.3.1 数据描述
6.3.2 统计描述
6.4 经验模型和参数估计
6.4.1 经验模型
6.4.2 参数估计
6.5 本章总结第七章 影响大学生就业、失业和研究生教育因素的MultinomialProbit模型分析
7.1 数据描述和统计描述
7.1.1 数据描述
7.1.2 统计描述
7.2 经验模型和参数估计
7.2.1 经验模型
7.2.2 参数估计
7.3 本章总结第八章 影响大学生初始工资因素的Heckman模型分析
8.1 影响就业工资因素简介
8.2 国内外影响就业工资因素研究的进展
8.3 数据描述和统计描述
8.4 经验模型和参数估计
8.4.1 经验模型
8.4.2 参数估计
8.5 本章总结第九章 结论、政策建议、研究局限和研究展望
9.1 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研究局限和研究展望
图表索引附录
附录1
第六章 模型的STATA统计软件操作
附录2
第七章 模型的STATA统计软件操作
附录3
第八章 模型的STATA统计软件操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