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作为儒家乃至中华民族文化中伦理道德的首要内容,历经几千年来的发展,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中,对人格的养育,心志的养成,待人待己、兴邦治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规范、约束和导引作用。古往今来,众多名垂青史的伟岸人物,皆为大仁大义之士。历史如此,未来也应是如此。仁,作为人们的道德规范,春秋时就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到了孔子创立儒学学派时,又将“仁”发展提高到社会“全德之称”的地位,“仁”成为社会道德的总和和道德的最高境界。孔子在《论语》中多处讲到仁。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含义:首先,“仁”是一种品德或道德常识。其次,这种道德意识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忠恕之道和克已复礼。第三,“仁”是社会道德的总和及人的最高道德境界。孟子继承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政治。“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同时,孟子还发展了孔子的思想。首先,孟子提出人行仁德就是道,这是以仁德为人道所具有的本质,在认识上对儒家伦理学起着很大的影响。其次,孟子提出仁义道德和仁政的政治主张。这样,仁义便成为人类生活的最高准则。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从“爱人”之心到“不忍人之心”发展而来的。韩愈、朱熹、柳宗元、王安石、程颢、程颐等历代大贤认为,“仁”是修身立家治国的根本,五常之中,“仁”为最贵,无所不统。“盖仁也者,天地所以生物之心,而人物之所得以为心者也。惟其得夫天地生物之心以为心,是以未发之前四德具焉,仁义礼智,而仁无所不统。”爱仁者,人爱之。在今天,大力提倡“仁者爱人”、“仁政爱民”,既是人的善良本性使然,更是时代的强烈呼唤。对提升中华民族全民素质,尤其是对培育和养成青少年健康的人格、高雅的志趣、博大的胸怀,将会起到不可或缺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