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戒幢佛学(第5卷)
02观世音菩萨三十三法相
03中国传统佛菩萨画像大典(…
04少林寺与北朝佛教
05禅和之声:六祖慧能与佛教…
06成唯识论研究:兼与安慧唯…
07敦煌本大乘百法明门论注疏…
08杭州佛教研究(学术辑刊2…
09六世班禅进京史实研究
10死去活来禅道智慧论
曾其海 著
《天台宗山家山外之事》按照历史与逻辑一致的思维原则,以时间为线索,结合山…
可购
吕建福 著
密教是佛教在印度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出现的流派,它是在佛教逐渐走向经院化、…
阚正宗 著
台湾史的编纂从1987年解严后,开始起了转变与分歧,2000年民进党上台后,致力…
李利安 著
《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的最大特点是将观音信仰纳入了一个信仰体系之中,再…
空行彭嘉措 音响合成:丹明
莲花生大师是藏传佛教的开基祖师,藏人视大师为阿弥陀佛之化身,观世音之法语…
宿悦
《宿悦书金刚经》为宿悦书写的金刚经。本贴以十六开本印刷,印刷精美,较好地…
李叔同,熊逸之
末法时代,歧说遍地,信众之中也多是只认金装不认佛,怎样辨别歧说,只有从真…
沈剑英
佛教因明学是我国古代逻辑思想史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因明学在汉传佛教中几…
陈开勇
《宋元俗文学叙事与佛教》是《文史哲研究丛刊》系列之一的《宋元俗文学叙事与…
郭朋
近几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讨论和历史评估,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国学…
易喜燕、翟飚
佛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是一座内容丰赡的思想宝库,思辨性极强,对养生、…
张力余、殷渝生
《图说禅宗:佛家参修的渐、顿之悟(全彩典藏图本)》以图说禅,以大量图片形…
余慕兰
《云上的日子》彻见本性,直透心源,所体现的思辨机锋,生活智慧,以及在哲学…
(美)弗朗西斯·X.克卢尼
《印度智慧》以通俗方式介绍印度智慧传统,涉及宇宙的神话起源,自我、佛陀的…
谈锡永
近年港台密法盛弘,虽不乏具眼知识,奈何伪师之多往往鱼目混珠。彼辈言行每以…
胡卫红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辑录了佛家精品故事500余则…
王荣国 著
因此,佛教学术研究的根本意义,不仅是了解存在于一定时空中的佛教发展形态,…
谈锡永 著
关于“佛家宗派”,可以说,大乘佛学在印度没有发展得那么复杂,大别而言只有…
郑贤章 著
汉文佛经以其较强的口语性而受到汉语史研究者的重视,利用它,可以作如下几方…
林一心
禅,是一种洞察人生命本质的艺术,用来解放心灵,达到“心静则佛土净”的理想…
梁启超
本书包括的文章有:中国佛法兴衰沿革说略、佛教之初输入、印度佛教概观、佛陀…
神秘中国创作组
《走近神秘高僧》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
马书田
全面完备地描述了中华大地上最主要、最流行的各路神鬼仙佛……一个个鲜活的诸…
王少农 注讲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号晚晴老人,民国时期著名高僧、艺术家…
陈士强
汉文《大藏经》是佛教经典的总汇。它卷帙浩繁而内容赡博,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
曹越 著述
《如何契入大圆满》主要以大圆满法藏已公开出版的论著为主:如阿宗江嗄(江央…
释昌莲 著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尧舜禹汤文武以来,经汉唐诸代帝王的大力提倡,…
印顺 主编
中华崛起,国运昌隆,佛陀再来,鸡足重光。值此殊胜因缘之际,我们来到久已向…
龚贤
《佛典与南朝文学》分上、下两编,《上编》“佛经三典研究”,探讨中国南朝时…
杨曾文
《日本佛教史(新版)》是中国第一部日本佛教能史专著,结合日本社会历史背景…
胡适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
疏志强
《禅宗修辞研究》通过汲取和运用心理学、逻辑学、思维科学、认知科学、接受美…
张维张 著
《佛源语词词典》从语言学、现代汉语角度出发,探求哪些词语是源于佛经典籍或…
(加)卜正民
在16和17世纪的中国,佛教信徒和儒学士人广泛地活跃于地方寺院及其捐助活动中…
黎文松 著;詹石窗 主编
当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
蒋述卓
蒋述卓同志的这本《佛教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是佛教与文艺美学研究的联姻,…
(五代)延寿 著
佛教自后汉传入中土后,经几百年的介绍吸收,到南北朝后期,达到对印度佛学全…
宣化法师 讲述
什么叫“首”?这个首,并不是说我争强论胜,压倒其他人,来做第一,这要有一…
妙华 著
在生活中参悟佛法,将佛法融入生活,提高个人修为、生活品位、生命质量,从而…
地狱不空 誓不成佛 众生度尽 方证培提。地藏王培萨看到母亲在地狱受苦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