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户外游憩发展的大量事实证明,不仅游憩活动对游憩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产生深刻的负面影响,而且,这种负面影响也会反作用于游客本身,影响游客的游憩体验。游憩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但是关于这种负面影响对游客体验的反作用却未得到充分关注,缺乏探讨。本研究通过对大众旅游区——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实证分析,结合生态学、社会学、环境心理学等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运用因素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路径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定量研究了游客游憩动机、环境态度对游客的游憩冲击感知的影响,游客的游憩冲击感知强度及其与游憩动机、游憩期望等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游客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并探讨了游客游憩冲击感知与游憩冲击的实际强度之间的差异。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游憩冲击感知的类型与强度因游客的游憩动机、环境意识水平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以回归自然为主导动机的“回归自然者”对“资源冲击”盼感知强度显著高于主导动机为其他类型的游客;环境意识水平较高的游客对人为破坏环境的行为与迹象更为敏感。(2)游憩冲击感知与总体满意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游憩冲击感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降低总体游憩体验。研究发现:①游憩冲击感知会降低总体满意度,但是游憩冲击感知对总体满意度的预测能力并不高,其对旺季与平季游客总体满意度变化的解释率分别为11.5%、6.7%,同时说明了影响总体满意度因子的多样性与复杂性;②一些游憩冲击感知虽然不直接降低总体满意度,但是它们将通过相应的满意度维度间接降低总体满意度;③游憩动机与“社会性冲击”感知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影响总体满意度,两者的交互作用可以解释旺季游客总体满意度变化的10.5%;④游憩冲击感知还可能充当其他因子对总体满意度作用的中间变量。(3)通常,游客并不能准确评价客观环境因子受冲击的强度。游客对地表植被冲击、土壤冲击的感受性较低,低于实际冲击强度;而对于明显是由游客的不“规范”行为引起的非正式游道与垃圾两个冲击因子较为敏感。(4)旺季与平季游客在游憩冲击感知类型与强度上具有显著差异。①旺季游客对所有游憩冲击因子的感知强度均显著高于平李的游客。对于植被、土壤、非正式游道因子,即使是实际受冲击强度相同,但是处于高利用水平之下的游客感知强度要高于处于低利用水平之下的游客感知强度。这与高利用水平带来的拥挤使游客产生了负面情绪效应有关。②旺季游客更倾向于注意由游客、管理者或其他人为导致的冲击,而不是对植被、土壤、水体等的资源冲击;在平季,由于利用水平较低,社会性冲突减少。游客更为关注“资源冲击”。(5)游客对可能采取盼旨在保护资源与提高游憩体验的刚性与柔性管理措施表示强烈支持。基于研究结果,本书提出了高利用水平下的户外游憩冲击管理模式,可为我国的户外游憩区管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