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认识劳动关系
第一节 劳动关系概念怎么进入中国
一、历史上的劳资关系概念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变化
三、改革开放初期的理解
第二节 劳动关系的中西方比较
一、起源中资源因素有不同
二、进程上变动程度有区分
三、性质上关系要素有区别
四、主体的制度基础存差异
五、运行的规则相同而习惯有异
六、在规范上可以互补
七、从走向上可以互修
第三节 劳动关系变化的历史和前景
一、对阶级关系的分析
二、从控制到管理的调适
三、对立走向协调的可能
第四节 中国劳动关系演进中的不同取向
一、无政府主义有影响
二、三民主义及其变化
三、马克思主义及其创新
第二章 劳动问题及其类型
第一节 劳资\两方\问题
一、历史上的劳资问题
二、在新时期的延续
三、认识劳资问题的经验教训
四、新时期问题的阶层性质
第二节 劳资政之间的\三方\问题
一、问题由\两方\变成\三方\
二、初始分配后的政府再分配
三、从习惯\两方\到凭借\三方\
第三节 与劳动相关联的\多方\问题
一、相关联的问题有多种
二、非阶级方式解决方法
三、非制度方式解决方法
四、非契约方式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更多\的问题
一、劳动分工到权力重构
二、劳动者多种权益问题
三、职业分化的性质
四、谋求生存的民生问题
五、法律适用的多样性
六、社会权利建构是实质
第三章 劳动关系的制度协调
第一节 制度协调的形成
一、从设想到原则再到制度
二、持续不断的实践
三、源于政策又高于政策
第二节 劳动合同制度与集体合同制度
一、劳动合同制度的内容
二、集体合同制度的内容
三、两种制度可以相互支撑
四、延伸出的调解、仲裁、诉讼
第三节 中国劳动关系中的微观参与
一、职代会制度及其经验教训
二、职代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三、实现职代会制度的新发展
第四节 中国劳动关系中的宏观参与
一、参政议政的提出和内容
二、工会参政议政的范例
三、拓展参政议政的思路
第四章 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
第一节 劳动关系调整可以借助法律
一、劳动法律的内容、特点和性质
二、劳动法律的发展和普及
三、劳动法律可能的失当
第二节 劳动法律的一般基础
一、劳动法律中合意的含义
二、劳资当事人合意的优势
三、工人如何使雇主接受合意
第三节 劳动法律建设的中国条件
一、社会需要立法
二、整合资源推动立法
三、立法的策略是什么
第四节 劳动法律制度的中国资源
一、为什么有法可依却不依
二、实施法律的成功案例
三、认识法律资源的含义
第五章 劳动关系的基本主体:劳动者
第一节 劳动者有主体性与隶属性
一、主体形成与隶属制约
二、欧美国家的劳动三权
三、我国劳动权利的规定
四、国际劳工标准及其分析
第二节 西方工人的历史形态
一、从工人暴力到理智工人
二、公民权利与公民责任
三、劳工改变处境的新途径
第三节 中国历史上劳动者的特征
一、社会常态下使自己得到尊重
二、与管理规制的矛盾
三、劳动者行为的规则特征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劳动者的诉求
一、劳动者诉求增长的原因
二、老一代工人的规则行为
三、新生代工人的权利行为
四、劳动者诉求的合作性质
第六章 劳动者组织化的代表:工会
第一节 利益组织化需要工会
一、为工人谋福利而不谋私利
二、正确对待工人的正当批评
三、工会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能
第二节 工会问题的国际比较
一、西方工会与会员的关系问题
二、中国存在的类似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不同路径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工会模式
一、自上而下的改革
二、组织制度创新
三、维权机制创新
四、参与模式创新
五、干部制度创新
第四节 超越传统模式和西方模式
一、基于自下而上谋求创新
二、尊重来自劳动者的基本动力
三、不只修复更在更新
第七章 劳动关系的基本主体:用人单位
第一节 劳动关系深植于用人单位
一、劳动过程发生在用人单位
二、对工人既有控制也有适应
三、工会的局限与意义
第二节 工业化中的保守雇主与先进雇主
一、雇主的不同管理策略
二、雇主管理的不断进化
三、对雇主的不同解读能否和解
第三节 中国近代的雇主及其特点
一、发展情况与一般特点
二、历史事件及重新审视
三、经济发展和开放的\媒婆\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雇主及其组织
一、已消失又重现的私营雇主
二、国有企业出现的经理人
三、作为外资代理人的雇主
四、可以由工人委托的雇主
五、雇主的责任与社会评价
六、雇主组织及特点
第八章 政府的主体作用及其权责转换
第一节 政府不需替代而需保障的权责
一、政府购买服务的意义
二、从直接管理者到中介调节人
三、政府的权责及其调整
第二节 三方合作的国际性原则
一、三方原则的产生与内容
二、我国对三方原则的批准
三、我国三方制度的内容
第三节 我国政府规范的调整
一、走向用人单位内两方自主协商
二、核心内容是劳动权益共决
三、政府介入下自主协商的案例
第四节 形成集体理性和克服体制障碍
一、建立三方格局需要理性
二、怎样形成集体理性
三、在宏观上政府如何克服体制障碍
四、在微观上工会如何担责克服体制障碍
第九章 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第一节 中外历史经验
一、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二、香港和澳门的经验
三、欧美的经验
第二节 先进理念和方法
一、与劳工互动可以程序化
二、工会状况体现国家尊严
三、和谐关系是可以培育的
第三节 和谐程度的测量和评估
一、国家三方会议制定的标准
二、一些地方制定的和谐指数
三、专业开发的和谐温度计
第四节 识别和预瞽的制度建设
一、制度建设现状
二、如何改善制度建设
三、做好相关的基础性工作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