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司法制度现代律师的生成与境遇

现代律师的生成与境遇

现代律师的生成与境遇

定 价:¥49.00

作 者: 邱志红 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律师实务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9734025 出版时间: 2012-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59 字数:  

内容简介

  清末民国时期,随着西方三权分立、司法独立等法治观念传入中国,律师作为一个新兴的社会群体也随之形成,并对中国近代法治现代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现代律师的生成与境遇(以民国时期北京律师群体为中心的研究)》作者秉承制度史与社会史、文化史相结合,地方史与整体史相结合的思路,广泛收集了有关北京律师自勺各种历史资料,如律师会员簿,会议记录,办理案例,与法院、检察厅、警察署等机构的往来公函,以及档案、报刊、回忆录、文集等史料,通过对史料的详细梳理、解读,展示出民国时期北京律师群体的整体特征、专业养成、职业意识、角色期待,以及执业境遇等内涵,揭示了律师群体的萌生、发展及其在近代中国的命运、地位和影响。《现代律师的生成与境遇(以民国时期北京律师群体为中心的研究)》由邱志红编著。

作者简介

  邱志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晚清政治史研究。发表《从“讼师”到“律师”:从翻译看近代中国社会对律师的认知》、《朝阳大学法律教育初探——兼论民国时期北京律师的养成》等文章。

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社会变迁与现代律师阶层的兴起
 第一节  从“讼师”到“律师”:名义与内涵之透视
  (一)  “讼师”与“律师”之区别
  (二)  西方lawyer等相关词汇的早期引入和翻译
  (三)  现代意义上的“律师”一词在中国的早期出现
  (四)  各种名义之混用及现代律师概念的定型
 第二节  从清末到民国:律师制度的萌生与发展
  (一)  清末修律运动与近代中国律师制度雏形的出现
  (二)  民国律师制度的建设历程
  (三)  民国律师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第三节  清末民初中国早期律师业的演进
  (一)  外国律师在华执业及影响
  (二)  科举之废及知识分子的职业分流
  (三)  中国近代法律教育的兴起与新式法律专业人才的诞生
第二章  北京律师公会与北京律师群体
 第一节  北京律师公会的创建与发展
  (一)  李方与北京律师公会的诞生
  (二)  北京律师公会的发展
 第二节  北京律师公会的机构设置
 第三节  北京律师群体综合透视
  (一)  北京律师群体的籍贯分布
  (二)  北京律师群体的年龄、性别特征
  (三)  北京律师群体的素质状况
 第四节  北京律师群体的经济状况透视
  (一)  律师收入来源之一:公费
  (二)  律师收入来源之二:谢金
  (三)  北京律师群体的实际经济状况
第三章  律师的养成:朝阳大学与北京律师
 第一节  朝阳大学的创办与发展
 第二节  朝阳大学的法学教育与对律师素质的全面培养
  (一)  朝阳大学的办学宗旨
  (二)  朝阳大学的雄厚师资
  (三)  朝阳大学的律师教育
 第三节  做法官还是当律师?——朝阳大学法科学生的职业选择与社会出路
 第四节  朝阳大学及朝大毕业的律师们
第四章  北京律师的执业境遇
 第一节  “非律师”的执业干扰
  (一)  新桃换旧符:“非律师”的身份认定
  (二)  生存博弈:“非律师”与律师之间紧张
 第二节  司法人员的轻视
  (一)  律师与法官之间的转职
  (二)  律师与法官之间的回避
  (三)  律师同法官等司法人员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当事人的责难
第五章  律师与社会的互动:自我认知与社会评价
 第一节  律师的自我认知与角色期待
 第二节  社会各界对律师的印象与看待
  (一)  政府的评价
  (二)  法学家的评价
  (三)  一般社会舆论的评价
 第三节  律师与社会(上):以律师界的法律援助运动为例
 第四节  律师与社会(下):以1935年北平“刘逯”
           情杀案为中心的讨论
  (一)  选任律师背后的暗潮涌动
  (二)  过渡时代:法律与感情的胶着
  (三)  辩护策略:“法律主义”与“公众感情”的投射
  (四)  结论
附录一  律师暂行章程
附录二  律师章程
附录三  律师法
附录四  修正北京律师公会暂行会则
附表  北京律师公会历届职员一览表(1912~1942年)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