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聚合物复合材料的起源
1.3 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发展
1.4 聚合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特点
1.5 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增强与增韧
1.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 聚合物复合材料拉伸力学性能
2.1 概述
2.2 拉伸曲线
2.3 弹性模量
2.4 拉伸强度
2.5 拉伸断裂伸长率
2.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聚合物复合材料冲击性能
3.1 概述
3.2 聚合物/无机粒子复合体系的冲击性能
3.3 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体系的冲击性能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聚合物复合材料弯曲力学性能
4.1 概述
4.2 聚合物/无机粒子复合体系的弯曲性能
4.3 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体系的弯曲性能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聚合物复合材料粘弹特性及其定量表征
5.1 概述
5.2 储能模量
5.3 损耗模量
5.4 力学阻尼与玻璃化转变温度
5.5 粘弹特性的定量表征
5.6 储能模量的预测
5.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聚合物复合材料界面
6.1 概述
6.2 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结构形态
6.3 树脂与填料之间的界面
6.4 树脂一填料界面作用的表征
6.5 界面层厚度
6.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聚合物复合材料拉伸力学性能的定量表征
7.1 概述
7.2 粒子填充聚合物复合体系弹性模量
7.3 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体系弹性模量
7.4 粒子填充聚合物复合体系拉伸强度
7.5 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体系拉伸强度
7.6 其他拉伸力学性能
7.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聚合物复合材料界面应力及表征
8.1 概述
8.2 聚甲醛/EVA/碳酸钙复合材料拉伸载荷下的界面应力分布
8.3 聚苯硫醚/碳酸钙复合材料冲击载荷下的界面应力分布
8.4 聚丙烯/硅藻土复合材料弯曲载荷下的界面应力分布
8.5 界面强度及表征
8.6 界面强度因子及表征
8.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聚合物复合材料增强理论
9.1 概述
9.2 增强理论的一般描述
9.3 无机粒子增强机理
9.4 无机纤维增强机理
9.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聚合物复合材料增韧理论
10.1 概述
10.2 弹性体增韧理论的一般论述
10.3 非弹性体增韧理论的一般论述
10.4 聚合物复合材料脆一韧转变的定量描述
10.5 聚合物/无机粒子复合材料增韧机理
10.6 聚合物/弹性体/无机粒子复合材料增韧机理
10.7 聚合物/纤维复合材料增韧机理
10.8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1章 聚合物复合材料断面的分形表征
11.1 概述
11.2 分形学的基本理论
11.3 聚合物/无机粒子复合材料断面的分形模型
11.4 聚合物/无机粒子复合材料断面的分形特征及其测定方法
11.5 聚丙烯/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冲击强度与断面分形维的关系
11.6 ABS/中空玻璃微珠复合材料断面分形维及其与冲击强度的关系
11.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12章 无机粒子在树脂基体中的分散及评价
12.1 概述
12.2 无机纳米粒子在树脂基体中的分散
12.3 基于分形学理论的分散效果评价
12.4 基于流变学理论的分散效果评价
12.5 无机粒子在树脂基体中分散的其他定量评价方法
12.6 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