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工,男,教高,西北工业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河海大学硕士生导师。1983年黄河职工大学陆地水文专业毕业,1992年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学士学位,1997年获得天津大学管理学硕士,2004年留学荷兰国际水院(IHE)获水信息学硕士。1991年1~6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1994年9-11月芬兰赫尔辛基国际项目设计,2000年9月-2001年4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高访,2003年7月-2004年7月加拿大工作签证国际合作。1976年在利津黄河河务局参加工作,现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信息中心遥感处长,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常务理事,《遥感学报》编委会成员。先后从事过洪水预报、防洪调度、防洪减灾、信息技术、遥感应用等工作,早期参加联合国科教文(UNDP)技术援助项目,曾任中芬合作黄河防洪减灾系统项目技术协调,主持完成中加合作黄河下游洪水遥感监测及水管理优化研究、中澳合作黄河大型灌区农业用水管理研究等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参加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公益性专项项目等,项目成果获得黄委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EI摘引3篇。张艳宁,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1993年和1996年在西北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和航海学院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1999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2001年在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系从事二站博士后研究同时任教,2000年5~11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2001年9~11月在悉尼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现为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副院长,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陕西省语音与图像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体视学会常务理事及图像分析分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理事,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陕西省信号处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一直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与计算机视觉研究。主持承担并完成了包括“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国防基础研究、总装预研、省部委基金和横向科研课题50余项。研究成果已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摘引175篇。2001年获陕西省第三届青年科技奖.2002年获陕西省“三秦巾帼十杰”称号.2004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05年获陕西省优秀博士后称号,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