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的头十年,也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从规模、数量扩张,走向内涵式发展和“结构—功能”调整的关键时段。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调查与数据分析中心“中国教师队伍发展报告”课题组,值此推出《2000~2009年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蓝皮书,既是对我国1986年以来,及更长时间里,各级政府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为了保障提供充足的、合格的教师所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所做的总结,也是对未来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进行的起点状态的扫描。课题组的全体同仁充分认识到,在基本完成教师数量保障后,教师队伍建设将面临更加复杂的问题,面对取舍“两难”的政策选择。分析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无疑可以为我国教师政策的制定提供经验基础;而对我国教师队伍在新世纪头十年的主要结构性指标的分析,并将这些指标放置在地区间、国际间进行比较,获得“我们在哪里”、“我们可能要到哪里去”的认识,可以为我国教师政策的制定提供宝贵的数据基础。 本报告采用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二维矩阵式教育指标设计思路,即教育体系的方方面面作为指标设计的内容,但将其中的政策和国家场景作为解释性变量,从政策和场景的多个方面建立宏观指标群(suiteofindicators),以期将体系的某个特征分别放置到不同的政策和社会环境中加以认识,增加了指标对于政策和社会环境的针对性。按照这样的设计思路,本报告针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诸多方面,如规模、教师质量、教学时间、教学组织方式等,设计指标对教师队伍进行描述,同时,将政策、社会背景作为解释地区差异和中国与国际比较差异的关键因素,着力总结中小学教师队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并将这种阶段性特征放到国际背景下加以认识。这些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问题有:我国为培养下一代,投入了多少教师劳动力?我国教师队伍的质量、年龄和性别特征如何?他们的工作负担、工资收入如何?不同省区支撑中小学教师成本的能力差别有多大? 在配置宝贵的教师资源方面,不同省区和城乡间,呈现哪些不同的选择?围绕这些基本问题,本报告设置了从A-D共四个指标群。A:中小学教师规模指标(3个);B: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质量指标(5个);C:教师队伍的重要结构指标(4个);D: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负担指标(2个)。同时,还设计了教师工资指数和地方教师支撑能力指数两个综合性指数,从不同方面分析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状态。 利用这个结构化的指标群,本报告还提供了省区间比较、城乡比较和国际比较三个不同的横向比较视角,为认识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指标数据,提供不同的参照系。在每个指标下,还提供了历时性比较,以便发现随着时间推移,中小学教师队伍宏观指标的历时性变化。旨在回答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处在哪里;和过去相比,我们到达哪里;我国各个省区之间相比,分别面临什么挑战,又将要走向哪里。 为了平衡十年间要突出的关键问题和发展报告的一般分析功能,《2000~2009年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蓝皮书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总报告,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年来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归纳了蓝皮书的主要观点。第二部分是专题报告——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年,突出了本报告的主要议题,即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阶段性特征,从总体上分析教师资源配置由短缺走向富裕的过程,指出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和措施都面临调整。 在这一部分,利用分学段数据,描述了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教师次第进入“短缺—均衡—富裕”的过程,但是,城乡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城市化进程使城市教师资源得到充分的使用。从分省区数据看,从东到西,各省区次第进入扩大各学段教育机会的进程,中小学教师资源也次第进入“短缺—均衡—富裕”的过程。在东部省区中小学教师资源已经开始呈现富裕状态的时候,西部省区正在经历严峻的教师短缺。 第三部分是本报告的主体部分,是对教师队伍状态的常规性分析,分四类指标展示中小学教师劳动力投入,中小学教师的质量,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主要结构特征以及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负担。当然,对中小学教师队伍状态的认识,是将它们放置在省区间比较、国际比较和历时性比较的维度下,分别加以认识的。和报告第二部分的专题性分析不同,专题报告在不同年份有不同的政策主题,但是,技术报告部分对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概览性分析基本不变。 第四部分是专题讨论,它关注更加综合性的专题,《2000~2009年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关注中小学教师工资指数的变化、地方财政收支对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支撑能力。和第二部分不同,第四部分不对教师工资和地方财政收支的支撑能力作出明确的趋势判断和政策主张,只是呈现一些基本的加工信息;和第三部分不同,第四部分需要借助指数(indexing)来综合分析。专题讨论会超越统计分析,引入一些计量模型,或者引入一些社会调查数据,丰富统计分析的涵盖面,以更加综合地分析教师政策问题。 教育事业的宏观分析和宏观经济、宏观社会发展一样,其典型特征就是依赖指标描述体系的状态和趋势。因此,设计出合适的指标,就等于制造了合适的透镜(lens)去观察工作对象。适应教育事业从规模扩张(educationalplanning for expansion)到结构调整(educational planning forreform)的需要,教育指标也从注重描述体系的变化,转向分析体系的“结构—功能”状态。为了分析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结构—功能”状态,本报告利用OECD的设计思路进行了一些尝试,当然,这些指标还不完善,还需要不断改进,以提高它们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