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梳理现代质量管理和服务营销理念,分析教育的服务属性,指出研究生教育的产品是研究生教育服务。这种服务产品由有形要素和无形服务组成,前者包括办学机构的环境要素、办学条件要素,后者指研究生教育教学科研服务和其他相关服务。研究生教育服务的过程就是教育机构利用所拥有的资源,通过教学科研手段促进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增值过程。 为使资源能够发挥最大效益,研究生教育机构应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即把研究生教育机构的质量规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提高的活动构成一个有效管理体系。通过对当前国际流行的两种全面质量管理范式的比较,认为可借鉴“卓越绩效”模式,以追求质量卓越(Questfor Excellence)为战略目标,构建研究生教育卓越质量管理系统,论文理论和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卓越质量管理系统理论研究 系统的核心是树立卓越质量管理价值观,内容包括领导核心表率、教学科研中心、关注利益相关者、发展创新、实事求是、效率效益、学习型组织、全面增值。 管理的对象是一个由教育机构价值、利益相关者价值和价值实践活动三个要素所构成的研究生教育价值系统。在该系统中,教育机构为追求质量卓越而实施持续改进,使各方价值得以增值,最终实现研究生教育目标:各方价值能否增值取决于研究生教育质量价值系统(GEQVS)的运行,GEQVS的核心是利益相关者价值等式。 卓越质量的形成机制是实施全面满意战略(GETQS),使利益相关者能够获得更多的让渡价值,全面提高满意度;保证系统良性运行的反馈机制是对不同管理对象的质量满意度进行研究和评价,以及对教育机构的全面绩效自我评价。 2.卓越质量管理系统评价实证研究 进行研究生和导师满意度研究,经调研和数理统计得出研究生“感知质量”四个属性因子:培养环境、教学和指导、科研训练、课程组织;导师“满意因素”四个属性因子:激励与关注、公平和保障、工作环境、学科团队。 构建研究生满意度和导师满意度因果关系模型。研究主要结论是:研究生“感知质量”不能对总体满意感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它只有通过感知价值才能对总体满意感和行为意向产生影响,这证明了本书提出的利益相关者价值等式的合理性。导师满意度关系模型表明,“满意因素”不能对导师行为意愿产生直接正向的影响,而是通过总体满意感对其产生影响。 对研究生“感知质量”和导师“满意因素”进行“重要性一感知绩效模型(IPA模型)”分析,指出其优势区和改进区等,为未来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提供了实证依据。 通过对研究生满意度和导师满意度的相关分析,表明两者相关显著,这初步验证了本书提出的GEQVS的运行规律。 采用“美国卓越绩效教育标准”七个维度,参考其部分测评项目,结合我国的研究生教育机构特点,采取分层次因子分析方法,探索了用于研究生教育机构全面绩效自评的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