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概念的界定
1.2.1 研究型大学
1.2.2 学科
1.2.3 学科建设
1.2.4 学科生态系统
1.2.5 学科生态位
1.3 本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生态学理论
2.1.1 生态学
2.1.2 生物群落
2.1.3 生态系统
2.1.4 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与环境扰动
2.1.5 生态学的方法论
2.1.6 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2.2 生态位理论
2.2.1 生态位概念的演进
2.2.2 生态位理论模型
2.2.3 生态位竞争
2.2.4 生态位测度
2.2.5 生态位分离共存机制
2.2.6 生态位理论的应用
2.3 学科的相关研究综述
2.3.1 学科的起源和內涵
2.3.2 学科发展的动力
2.3.3 学科建设的基础理论
2.3.4 学科建设的相关环节
2.3.5 学科发展战略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型大学学科生态系统的界定
3.1 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系统
3.1.1 研究型大学学科的分类
3.1.2 研究型大学学科系统的特征
3.1.3 研究型大学学科系统的发展动力
3.1.4 研究型大学学科系统的发展趋势
3.2 应用生态学理论研究学科系统的可行性
3.2.1 研究型大学学科系统的复杂性
3.2.2 研究型大学学科系统的生态特性表现
3.2.3 研究型大学学科系统生态研究的基本假设
3.2.4 研究型大学学科发展的生态化趋势
3.3 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生态系统
3.3.1 学科生态系统的定义
3.3.2 学科生态系统的结构体系
3.3.3 学科生态系统的特性
3.3.4 学科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与演进
3.3.5 学科生态系统的DICE模型
3.3.6 学科生态因子构成
3.3.7 学科生态关系
3.4 研究型大学的学科生态位
3.4.1 学科生态位的内涵
3.4.2 生态位宽度
3.4.3 学科关联度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型大学学科生态系统发展模型的构建
4.1 生物种群发展的基本动态模型
4.1.1 指数发展模型
4.1.2 Logistic发展模型
4.2 学科竞争发展模型
4.2.1 单学科的无竞争发展模型
4.2.2 多学科的竞争发展模型
4.3 学科偏利发展模型
4.3.1 偏利无关型学科发展模型
4.3.2 偏利依存型学科发展模型
4.4 学科互惠发展模型
4.5 学科综合发展模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型大学学科生态系统的仿真
5.1 学科生态系统仿真概述
5.1.1 基于Agent的系统仿真
5.1.2 学科生态系统仿真的假设条件
5.2 学科个体发展模型的仿真
5.2.1 学科个体发展Agent模型的构建
5.2.2 学科个体发展Agent模型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5.3 学科竞争发展模型的仿真
5.3.1 多学科间接竞争Agent模型的构建
5.3.2 多学科间接竞争Agent模型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5.3.3 多学科直接竞争Agent模型的构建
5.3.4 多学科直接竞争Agent模型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5.4 学科偏利发展模型的仿真
5.4.1 偏利无关型学科Agent模型的构建
5.4.2 偏利无关型学科Agent模型仿真及结果分析
5.4.3 偏利依存型学科Agent模型的构建
5.4.4 偏利依存型多学科Agent模型仿真及结果分析
5.5 学科互惠发展模型仿真
5.5.1 互惠型学科Agent模型的构建
5.5.2 互惠型学科Agent模型的仿真及结果分析
5.6 学科综合发展模型仿真
5.6.1 学科综合Agent模型的构建
5.6.2 学科综合Agent模型仿真及结果分析
5.7 仿真的稳定性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型大学学科发展战略的选择
6.1 研究型大学学科发展战略选择的依据
6.1.1 研究型大学学科发展战略选择的思想与理论基础
6.1.2 研究型大学学科发展战略选择的生态位策略与机制
6.1.3 研究型大学学科发展战略的生态位选择
6.1.4 研究型大学学科发展战略选择的均衡
6.2 研究型大学单学科发展战略的选择
6.2.1 基于Agent的研究型大学单学科发展战略选择的方法
6.2.2 实证分析
6.3 研究型大学学科系统发展战略的选择
6.3.1 研究型大学学科系统发展战略选择的生态位策略
6.3.2 研究型大学学科系统发展战略选择的对策建议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附录A 基于AHP的学科生态因子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附录B 学科生态系统的学科生态因子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调查表
附录C ××××大学学科自评表
附录D 研究型大学学科间关系调查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