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译论思想论集》主要表现为大量引入、阐发国外译论、借鉴国外多学科的翻译研究方法、多视角全方位地探讨翻译的重大问题,最重要的是构建了翻译学的研究体系,明确了翻译研究的学科归属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然而,在引入借鉴国外译论的同时,依然没有否定、抛弃中国传统译论,而是重新挖掘、审视我国的传统译论,并从中国实际出发,寻求中西结合之路,依然表现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情结。传统译论时期自明清时期至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翻译研究的范围更广,深度更深,更系统更全面,不仅提出了翻译的标准、原则问题,还探讨了翻译本身的学科归属问题。尽管主要的学科理论基础是修辞学、语文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但主要的指导思想还是沿袭了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代表性的译论有马建忠的“善译”、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信顺说”、傅雷的“神似说”、钱钟书的“化境说”、王佐良的“原作观”和许渊冲的“三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