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作为清末最有名红顶商人,既非达官显贵之后,也非出身巨商富贾之家,曾经只是一名小小的钱庄伙计。但就是这样一个背景和基础不及常人的穷小子,却发迹成为富可敌国的大清首富。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他的事业涉及钱庄、当铺、茶丝、药业、军火等众多行业,被清廷赐一品红顶带、赏黄马褂,得到了一个商人能够得到的最高荣誉,直到今日还有“经商当学胡雪岩”说法。这些绝非偶然,必有众多值得效仿和学习的道理:他在穷困潦倒之刻,勤于苦练算盘,坚信自己必得出头之日;他在国运凋敝之下,敢于抓住机遇,合理冒险取得第一桶金;他在小有所成之时,未于小富即安,拓展经营获得更大发展;他在事业腾飞之际,善于巧寻靠山,互惠互利觅得贵人提携;他在交往处世之中,精于笼络人心,广交朋友博得众人相助; 但是胡雪岩在其人生最后的短短三年之内,事业大厦土崩瓦解,最后一无所有、郁郁而终,败落之快更是让人触目惊心,时至今日想来还会唏嘘不已。从一无所有到富可敌国,再到最后的一败涂地,胡雪岩是如何看待自己这波澜壮阔,大起大落的人生的呢?我们现代人又可以从他的这种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中得到什么启示呢?他深谙官无商不安,商无官不富的道理,为何玩火自焚成为政商博弈的牺牲品?他常言为官不可贪,为商不可奸的警言,为何却因暗拿政府回扣而成为致命伤?他秉持无人不可用,好处大家分的信条,为何反被当年共同创业的兄弟所出卖?他说家和万事兴,女人只是赚钱的工具,为何到头来却因为家庭关系混乱所累?他自认问心无愧,留下百年基业庆余堂,功过是非成败得失后人又将如何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