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人口学中国人类学评论(第22辑)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22辑)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22辑)

定 价:¥36.00

作 者: 王铭铭 主编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丛编项:
标 签: 文化人类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10043840 出版时间: 2012-07-05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17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22辑)是由以王铭铭为首的人类学研究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编撰的人类学批评文集,梳理过去25年中国人类学发展的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反思当代中国的现状问题,并对未来的人类学发展提出构想和展望。

作者简介

  王铭铭,1962年生,1985至1987年厦门大学人类学系研究生,1992年6 月英国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毕业。1987年10月-1992年6月教委分派英国伦敦大学博士生,1992年6月-1994年10月英国伦敦城市大学聘任博士后,1993至1994年英国爱丁堡大学聘任博士后,1995年7月-1995年10月访问学者(台湾),现任教于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和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著有《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1997)、《逝去的繁荣》(1999)、《人类学是什么?》(2002)、《草根卡里斯玛》(2002,合著)、《走在乡土上》(2003)、《漂泊的洞察》(2003)等著作。

图书目录

主题论文 仪式音声研究
按语  萧梅
仪式音声——信仰存在的一种方式  萧梅
游走于道~巫之间的音声人——以湘中冷水江市童关醮仪式音声为例论音声表述的人文特征  齐琨
秩序生存——在音声中被建构与建构的阴阳鼓匠  吴凡
模式与表演——乌珠穆沁乃日仪式及其音乐表演  杨玉成
跨学科讲坛——乡土社会研究讲座特辑
按语  赵旭东
“5·12”地震灾后的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政府行动与学者责任 潘守永
民俗符号及其象征体系  乌丙安
访谈
王赓武访谈录——在全球化时代反思中国历史  Alan Baumler(包安廉)[文]吴银玲[译]
译文
葛兰言教授的“中国文明”   丁文江[文]  顾芗译 郭文仪[校]
研究札记
宗教救度团体的本土运动与全球扩展——以中国大陆、台湾一贯道的嬗变为例  陈进国
族群、移民与认同——以上海为例  巫达
序·跋
《文明起源:从原始群到部落社会》前言  张岩
述评
观念历程中的人类与自然世界——读《人类与自然世界》  李如东
会议纪要
“仪式、宗教与认同的超越”学术研讨会纪要  舒瑜
“婚与丧:传统与现代”学术研讨会纪要  顾超一
文化人类学席明纳
人类学与中国  王铭铭
书评
《中国古代社会新研》  李宗侗著  夏希原评
《美术、神话与祭祀》  张光直著  吴银玲评
《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巫鸿著  何源远评
《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  蒋星煜著  谢生金评
《芒市边民的摆》  田汝康著  李飞评 …
《中国人类学评论》第13~21辑总目
稿约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