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传记文学届大宋文豪:但愿一识苏徐州(第1部)

大宋文豪:但愿一识苏徐州(第1部)

大宋文豪:但愿一识苏徐州(第1部)

定 价:¥68.00

作 者: 王中亚 著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07295891 出版时间: 2009-1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61 字数:  

内容简介

  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大宋文豪苏轼出任徐州太守前后一段人们耳熟能详,但其中很多又是鲜为人知的故事。这是一段中国五千年来的文坛上光辉灿烂的历史,这是一段北宋时期政坛上三位伟人生死对决的心路历程,这是一段才子佳人浪漫而凄美的爱情传奇。公元1069年,也就是宋神宗熙宁二年,翰林学士苏轼入川居丧守制三年后回京任职,正遇王安石在神宗赵顼的支持下,暴风骤雨般地推行了以“青苗法”、“均输法”为核心的九项新法。这九项新法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熙宁变法”。苏轼多次上书皇上,坦陈变法利弊。由于得不到皇上的支持和遭到权臣的陷害,熙宁四年,他被贬出京城,左迁杭州通判。从此,苏轼开始了四处漂泊、颠沛流离的地方官生活。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苏轼经过杭州通判、密州太守的近六年与民同甘共苦、为民清廉勤政的清苦生活之后,改知徐州,出任徐州太守。苏轼一生豁达乐观的性格,使他虽处江湖之远,但初衰不改,豪放如初,潇洒依旧。苏轼出任徐州太守期间,在带领全城百姓奋起抗洪救灾的同时,智斗不法粮商,巧惩豪强劣绅,坚持清理冤狱,体恤黎民百姓,眷顾赶考学生,积极防治瘟疫。开发性地采煤冶铁,治理徐州山水,修筑镇水黄楼,反映民间疾苦,痛斥官场弊端,并且不顾朝廷法度和个人安危,开仓放粮赈灾,成为广大黎民百姓拥戴的清官能吏。苏轼是文坛大家,词开豪放一派,当然也是书生本色,才子风流,虽然宦海中风波频起,但却被江湖民间的红颜佳人所倾慕。苏轼在徐时,和徐州青楼女子马盼盼一见钟情,并与酷似亡妻才貌的同僚夫人柳五娘相互倾慕,挚情暗恋,因而遭到了政敌的中伤和同僚的反目,致使才子佳人爱恋感情的道路上异常艰辛,上演了一段缠绵悱恻的凄美爱情故事,令人感叹,令人心醉,令人动容。苏轼在徐州为民做主、为民请命的所作所为,遭到了不法粮商和豪强劣绅的强烈反抗,同时也遭到朝廷中对立派人物的诬陷和迫害。在徐任职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就被朝廷下旨转知湖州,使他精神遭受到一次重大的打击,也使他未能实现治理徐州山水俨如杭州西湖的宏伟抱负而留下了千古遗恨。苏轼是大宋才子,一代文豪,但是强烈的忠君思想束缚了他为平民百姓多办好事、多办实事的手脚。他事无巨细上奏请示,他反对议论君非。他梦想抽身官场、羡慕田园生活……这虽然有碍他的思想发展,但因而也使苏轼这个人物的形象更为丰满,更加有血有肉,从而使人看到了全面的、立体的一代大宋文豪的形象。苏轼离开了徐州,留下了苏堤、黄楼、放鹤亭、快哉亭等不朽的历史遗迹和《放鹤亭记》、《九日黄楼作》、《杏花诗》等千古流芳的诗文辞赋,成为了徐州这个千年古城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遗存。时至今日,徐州人民对这位曾为徐州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一代历史伟人仍心怀崇敬和感念不已。故事真实人物众多,历史线条明晰,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丰满,语言妙趣横生,文化底蕴深厚,使人一读,不由满口余香。

作者简介

  王中亚,《徐州日报》资深记者,徐州市苏轼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70年代,在南京部队某部从事新闻工作,在军内外报纸多次发表过有影响的新闻报道、通讯、论文和诗歌作品。80年代,进入徐州日报社工作,新闻作品在各级评比中多次获奖。即将出版的文学作品还有:《青梅煮酒论青史:历代名女访谈录》、《间谍秘史:穿越千年的无影刀》和戏剧作品《苏堤传奇》等五六部之多。2007年2月,在新浪网开设了名为“中天飞鸿”的博客,至今发表历史性题材的博客文章一千多篇,访问量达一千多万人次。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老荆公执意推新法小都尉无心泄天机
苏轼到徐州太守任上仅三个多月,一场狂风暴雨使黄河从河南涅州决口.滔天洪水迅速地淹没了徐州的万顷良田,给徐州的黎民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苏轼亲率全城百姓抗洪救灾。面对眼前残酷的自然灾难,不由得使他想起八年前,京都汴梁的那场惊心动魄的大宋王朝政坛上的“变法风云”。
八年前,苏轼、苏辙丁忧期满、回京还朝述职的第二天,邀郑杰在汴京的大彭酒楼品尝徐州的一道美食“羊方藏鱼”时,驸马都尉王诜赶到,告诉大家主管推行新法的“制置三司条例司”已经成立,而苏轼和司马光均被排斥在“制置三司条例司”之外,这使大家感到十分意外。
在宋神宗的支持下,震惊朝野的熙宁变法将在新上任的参知政事王安石的掌控和指挥下全面推行,大宋的京都汴梁,此时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苏轼思索再三,决心上书皇上,陈情变法利弊,恳请皇上改弦更张,以免朝廷被害.百姓受苦
第二章 京东路安石观年景
相国寺子瞻问前程
制置三司条例司旗下的吕惠卿、谢景温得知苏轼上书皇上,便假设贩卖私盐之计陷害苏轼,企图封住苏轼之口,但苏轼并不为之所动。
王安石奉旨出巡京东的徐州、两淮,满眼皆是花团锦簇盛景和莺歌燕舞好图.这使王安石欣喜万分,不禁感到踌躇满志,决心奏请皇上,在全国各地全面推行新法。
大相国寺前,苏轼看见一徐州剪纸女孩剪出四个鼻孔鲤鱼,联想起大彭酒家之事,心中竞涌起到徐州做一任太守的冲动。苏轼拜见慧能大师,请求指点迷津。慧能大师劝戒他赶快请旨出京,急流勇退,否则将有牢狱之灾但苏轼仍然坚持与司马光站在一起,反对和抵制新法,这也使神宗赵顼感到十分的困惑王安石奉旨出巡,京城暂时风平浪静。“制置三司条例司”旗下的吕惠卿、谢景温想到二十多年前庆历新政的迅速流产,深感推行变法的艰难,却以铜钱卜卦的古老方式为自己撑腰打气。
第三章 苏学士心诚避灾祸
司马光坦言惹风波
神宗赵顼查问苏轼贩卖私盐一事,但为苏轼坦荡胸怀所折服,依然一如既往地相信苏轼远播朝野的清名王安石就要回京,京城霎时风起云涌,清流浊浪泾渭分明,熙宁变法利弊之争的滔天if_浪蓄势待发倾尽心力编著《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却始终坚持自己的一系列鼎故革新的主张。此时他正在修改他那被屡上屡驳的《进五规状》,再次从保业、惜时、远谋、重微、务实五个方面阐述自己的革新图强、中兴大宋的思想苏轼如期接到正在徐州探亲访友的颜复来信。信中泣诉徐州府县各地黎民百姓饱受青苗法带来的苦难,使苏轼更加坚定了力请皇上改弦更张的决心。
第四章 谈风月苏公斗群儒
说大度太后教神宗
王安石掌控的制置三司条例司已经与苏轼、司马光等反对派形成泾渭分明两军对垒的局面。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筑起熙宁变法的坦途,刚从两淮、徐州巡视回京的王安石借接风宴之机请来苏轼、司马光等人,把酒临风,诗文唱和,但由于制置三司条例司旗下的吕惠卿、曾布、谢景温等人借题发挥的挑衅,结果接风宴被闹得不欢而散。
此时,在皇宫后院,也并不平静,皇太后和皇后却对苏轼、司马光心有独?,皇太后还告诫神宗赵顼要有心胸度量,容得了天下,既容得了宰相,更要容得了言官,不要忘记先皇的教诲,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赵顼心中暗想。鱼和熊掌,难道真的能兼得吗?
第五章 紫宸殿众臣论新法
第六章 进皇宫荆公争先机
第七章 王安石得意进相位
第八章 天香楼歌女动芳心
第九章 接风宴苏公吐心曲
第十章 苏子瞻蒋府遇知音
第十一章 试牛刀太守设巧计
第十二章 云龙山学士问水图
……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