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是晚清第一重臣,安徽合肥人氏。以他的话来说,“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在其鼎盛时期,更是“坐镇北洋,遥执朝廷”,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俾斯麦”。梁启超先生曾有言:“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并以挽联悼念之:“太息斯人去,萧条徐泗空,莽莽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竟何之。”然而,李鸿章一生毁誉参半,褒贬不一。作为所谓的“中兴名臣”,他曾力图挽救风雨飘摇中的清王朝,积极参加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的活动,后主张“自强”与“求富”、改革吏治、兴办新学、推进洋务、创建海军,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为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可是,他所处的时代,朝廷腐败、社会动荡、列强环伺、国势危殆,以其个人能力无法达到理想境地,尤其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专制腐朽,朝廷上下一片黑暗。面对无法挽回的败局,李鸿章徒唤无奈。有人称之为“救国有术,回天无力”,倒也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