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文学文学理论文艺创作与国家形象

文艺创作与国家形象

文艺创作与国家形象

定 价:¥20.00

作 者: 李朝全 著
出版社: 华艺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01428332 出版时间: 2007-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0开 页数: 327 字数:  

内容简介

  在西方中心主义者眼中,中国是永远的“他者”、异端、异己和异样的存在。一些推崇西方评价标准的中国的文艺作者。为了在国际上获得承认或赢得奖项或占领一块市场.刻意面向西方读者和观众而进行创作。这些作品,作者主观上存在着“媚西”心理倾向,题材选择上存在着“西方中心”视角,对中华民族历史及现实生存中的丑物、陋习、恶俗等表现出特别的偏爱,在人物、环境、情节设置上凸显东方奇观式的展示,在艺术上有意追求新奇、神秘、怪异的效果等。著者严格从文本内容、主题、样式,作者生平、主体心态、创作风格和受众阅读期待、理解、接受出发,既不吝充分肯定诸多文艺作者为建构中国形象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亦不惮尖锐指出某些作者为西方创作的心理及部分作品中存在的受西方视角影响的、“他者化”的创作倾向和内容,特别强调繁荣民族特色文艺、参与建设世界文化新秩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作者简介

  李朝全,1970年生于福建仙游。北京大学文学硕士、历史学学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副研究员。自1992年起从事文学研究、刨作、编辑、组织工作。曾任中华文学基金会办公室副主任、“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出版委员、《华人文化世界》和中华文苑网编辑等。出版有《明心宝鉴》、《居里夫人的女儿》、《硬汉子作家海明威》等书,执行主编《世纪知交:巴金与冰心》、《世纪之爱:冰心》、《青年必知名家散文精选》、“中国年度报告文学作品选”、“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青少年时代丛书”等1000余万字,发表评论、散文、译诗等作品100余篇。曾获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论文奖。

图书目录

导论:被“误读”和曲解的中国及中国人形象
第一章 西方人眼中的异样中国
第一节 倾慕期对中国的赞美和向往(公元前一19世纪中叶)
第二节 近现代对中国的妖魔化(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叶)
第三节 当代对崛起中国的恐惧不安和忧虑戒备(20世纪中叶以降)
第二章 西方人从文艺作品中读解到的想象中国
第一节 通过中国的文学艺术了解中国
第二节 西方文艺作品中的中国人形象
第三章 西方视角影响下的中国文学
第一节 中国部分作家扭变的创作心态
一、诺贝尔文学奖情结二、对作品被译介的“误读”
三、对文学创作“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观点的“误读”
四、漠视传统与媚西、崇外心态
第二节 西方中心主义的创作视角
一、为西方人写作的倾向
二、为西方人写作实质上也是一种市场化策略
三、所谓“持不同政见者”的声音
四、表现为中国政府和人民、中国伦理道德等所反对或禁止的题材
第三节 乡土中国与中国农民形象(上)
一、现代乡土文学对农民形象的塑造:批判国民劣根性
二、高晓声创作的“陈奂生系列”:阿Q精神的孑遗
三、李锐笔下的吕梁山区农民形象:“成熟得太久了的秋天”
第四节 乡土中国与中国农民形象(中)
四、莫言小说:“审丑”与原始生命力、生命图腾
五、余华小说:从冷静酷嗜暴力到对憨朴执著农民群像的塑造
六、贾平凹的寻根与改革小说:从荒野到浮躁主题
七、郑义笔下的太行山区农民:扭曲的爱情和人性
第五节 乡土中国与中国农民形象(下)
……
第四章 专题研究:张承志小说创作论
第五章 西方思潮熏染下的中国文艺批评
第六章 西方大奖诱惑下的中国电影
第七章 西方标准左右下的中国行为艺术及前卫派绘画
第八章 建立多样化的世界文化生产新秩序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