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依稀杂忆
常州青果巷
育志小学
常州中学
五四运动
圣约翰大学
光华大学
拉丁化运动
妻子张允和
“流水式”的恋爱
“举杯齐眉”
四姐妹
连襟沈从文
留学日本
抗日战争从上海到四川
“左倾”幼稚病
美国生活
和爱因斯坦聊天
环游世界
美国归来
上海的变化
文字改革委员会
新陋室铭
昆曲研习社
宁夏五七干校
“专家专家,专门在家”
重游欧美
家庭文化
“周百科”
晚年所思
长寿之道
第二辑这些人
现代新教育的开创者蔡元培
——纪念“五四运动”七十周年
拉丁化运动的旗手倪海曙
现代地图学的开创者曾世英
悼念语法学大师吕叔湘
《中国日报》创办人刘尊棋
引导一代青年的胡愈之
实用语法学家张志公
台湾普及国语的开创者魏建功
左翼语文运动的倡导者叶籁士
中文拉丁化的创导人瞿秋白
龙虫并雕的语言学家王力
跟林汉达先生一同看守高梁地的时候
继往开来的语言学家罗常培
语文现代化的先驱黎锦熙
——纪念黎锦熙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水利学大师郑权伯
胆识过人的银行家章乃器
革命教育家陈望道
吴玉章和拉丁化运动
怀念敬爱的张寿镛校长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创办人姜椿芳
第三辑文化的复兴
从“胡琴”“国乐”说起文化穿梭机
——纪念“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四十五周年
东洋变西方
人类文字的鸟瞰
汉字的技术性和艺术性
文房四宝古今谈
华夏文化的光环和阴影
什么叫做现代化
英语是怎样成为国际共同语的?什么叫做全球化
漫说太平洋
儒学的现代化
走进世界
学写八股文
女士不宜称先生
有书无斋记
如何弘扬华夏文化
人类文字的历史分期和发展规律
胡适和陈独秀的分道扬镳
端午节的时代意义
“多极化”与“一体化”
圣约翰大学的依稀杂忆
“拼盘”与“杂炒”
窗外的大树风光
大同理想与小康现实
全球化时代的世界观华夏文化的复兴
“简化”与“今译”之辩
三原则和三不是
江南在哪里?
《现代汉字学》序言
学而不思则盲,思而不学则聋
——《现代文化的冲击波》前言
二十世纪的来客
——《二十一世纪的华语和华文》《周有光耄耋文存》前言
《百岁新稿》自序
终身教育,百岁自学
——《见闻随笔》前言
《〈伊索〉的舞台艺术》序
《朝闻道集》作者后记
《拾贝集》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