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家乡,不是异乡:个人存在的真实性及其限度》的理论主题是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作为人类及其社会的永恒主题,它在现实中为价值观问题所突出,其深化则有赖于在存在论或历史观层面上的拓进。因此,本书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即缘于价值观层面的讨论而起,而在存在论或历史观层面演绎开展。本书所做的工作主要是:(1)在祖国本土背景、制度比较背景、普遍交往背景及网络虚拟背景这样的四重背景的现实基础上,讨论了突出体现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的价值观,从而不仅在理论逻辑上、而且在现实的历史基础上提出理论主题;(2)分析了目前在个人与社会之关系问题上的两种错误理解,即实体化的理解和功能化的理解,认为前者导致问题的抽象化,后者则在实质上取消了问题本身;(3)提出了对于个人与社会之关系的理解,应当在两重意义上予以综合把握:个人存在与其社会本质的关系,以及个人与社会整体的关系;(4)从主体(实体)与关系(功能)相结合的维度分析了个人与社会之关系的现实形式,即是二者之间互相依存、双向互塑的共生与互动关系;(5)在对社会本位论做共生论理解之拓展了的视界中,提出新集体主义的构想,并且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证。《是家乡,不是异乡:个人存在的真实性及其限度》除了上述创新之点外,在诸如(1)个人主义的叙述逻辑;(2)个人之存在的真实性;(3)个人的真实性与现实的个人之联结;(4)个人的社会性诸特点;(5)个人的真实性之限度;(6)共生论的同源、共生和互动这三个方面的联结;(6)主体性个人的双向生成;(7)人道社会的多重生成;(8)集体主义的存在理由与扩展分析等问题上,均所阐发新见,竭力独辟蹊径,试图在前人认识基础上有推进、有深化、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