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民族的灿烂多样的民间艺术,其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远在七八千年前,我们的先民就创造了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彩陶和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的玉器等原始艺术。而能够穿越历史时空保留至今的原始艺术,又几乎都是以有形物质为依托的,或可用现在的名词"工艺美术"来指称,而无形的艺术和依托于速朽物质的艺术,如织锦、绘画一类的艺术,则无法传至今世。农耕文明是我们现今所说的民间艺术产生和发展的温床和土壤。民间艺术继承了原始艺术的思维模式和艺术模式,并不断地加以创新和发展,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民间艺术,以及一般的民间文化,孕育、养成和体现着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精神。正如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民间艺术也是多元构成的。每个民族或群体,由于其生活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不同,都有自己的民间艺术的小传统。而各民族之间,特别是那些在地理上毗邻而居或文化上交流频繁的民族之间,或因战争、天灾等原因而造成迁徙或聚合的民族之间,其民间艺术常常会发生互相问的影响与交融。由于农耕文明的区域性十分突出,在我国广袤的幅员中各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显示出区域性和不平衡性的特点。而这种区域性和不平衡性的存在,使各民族民间艺术的交流和交融成为可能。汉民族形成之后,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生产力发展较其他民族为快为高,在民族经济和文化交流中,汉民族的民间艺术,或多或少地对一些少数民族的民间艺术发生着影响,反过来,少数民族的民间艺术,也不断地传人汉民族民众之中,对汉民族的民间艺术发生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