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抽象思辨的科学方法与直觉感悟的经验方法
第二节 直觉经验的艺术辩证思维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艺术辩证法的经验方法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第二章 中国智慧形式的特性与古老母题
第一节 实践的智性、实用理性与主体悟性
第二节 艺术辩证形式的母题之一:阴阳之道
第三节 艺术辩证形式的母题之二:有无之境
第四节 艺术辩证形式的母题之三:言(象)意之表
第五节 艺术辩证形式的母题之四:抑扬之法
第三章 相反相成的艺术生成系统
第一节 艺术联系的生态整体:“一一尽其灵而足其神”
第二节 艺术的潜能与转化:“彼出于是 是亦因彼
第三节 艺术的非存在与存在:羚羊挂角 无迹可求
第四章 艺术体验中的”物我同一“:互反的同化
第一节 虚静或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的最高体验境界
第二节 神遇一物化:艺术感悟或心物感应的层次
第三节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心物交融的深度
第五章 艺术形象创造:“一”的离异与合一、孕生与增值
第一节 “一”的形而上的底蕴
第二节 “一乃文之真宰”--万取一收 以少总多
第三节 “一”的发现:生中求熟 熟中见新
第四节 “一”的发掘:因小见大 工细亦阔大
第五节 一则杂而不乱 杂则一而能多
第六节 “化一而成絪组”
第六章 中国艺术创造的极致:“三圆”景观
第一节 悟觉圆:深邃的创造性直觉方式
第二节 落笔圆:融通流转的自然运化之功
第三节 意境圆:虚实相生、返虚入浑的创化形态
第七章 外形内视:纹质形神 庄谐 美丑
第一节 外形内视之一:“文附质”“质待文”
第二节 外形内视之二:以形写神 离形得似
第三节 外形内视之三:寓真于诞 谐中见庄
第四节 外形内视之四:丑中见美 美藏于丑
第八章 情境创造:繁简深显动静冷热
第一节 笔减而意繁
第二节 秘响旁通 深入浅出
第三节 以静显动 动中显静
第四节 冷热相济 乐景写哀
第九章 虚幻空间或灵境的创造:超越与真实
第一节 似幻似真 幻中有真
第二节 虚实相生 无画处皆成妙境
第三节 有限中见无限 瞬间即永恒
第十章 叙事与节奏:奇正 悲喜 起伏
第十一章 物质形式结构:对比效果与和谐的深度
第十二章 技巧或风格:炉火纯青、归真返朴的境界
附录一 心情魔态几千般
附录二 一声也而两歌 一手也而二牍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