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早期西画家的社团活动,是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具有独特地位和意义的现象。在整个儿20世纪,这些社团存在的时间虽然是昙花一现,实际上它和前后诸多艺术发展含有或隐或现的承接、延续关系。而从近年中国现代艺术史成果看,对这方面还缺少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杜少虎提出以20世纪早期西画社团为其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的设想后,我立即给予支持,并得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专业诸位老师的赞许。杜少虎在中国美术史领域有比较广泛的知识积累,也有美术创作和设计方面的实践经验。但他对早期西画历史上的社团研究,从一开始就以登高临深的心态谨严着手。史料的欠缺与紊乱,是进入这一学术领域难以逾越的障碍。少虎知难而进,在收集、阅读和整理史料方面下了很大工夫。经过他的努力和各方面专家的帮助、指引,在早期西画社团史料的掌握上,拾遗补漏,成绩可观。论文对20世纪初期艺术社团的历史渊源,发展格局;重点社团及其核心人物的活动与艺术影响等等问题的阐述与评说,都是在充分掌握史实的基础上展开的。早期西画社团活动,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上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它的活动范围也限于东南沿海大都市之内。但它的出现、发展与影响,却与前后左右的文化变革有深广的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西画社团这一短暂事物,实际上是中国社会转型,新旧文化交融激荡的产物。如果仅从西方绘画进入中国这一角度观察西画社团,显然不可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其来龙去脉。研究这一历史现象的困难在此,这一历史问题的引人入胜也在此。杜少虎的论文,正是在这里突破了一般学位论文的写作模式。他从不同角度展开多方面的史实,并力图多角度地深人开掘,不停留于给出某种规范的解释,而是在梳理、分析、阐述历史现象的时候,接触多方面的文化问题,提出中国现代艺术史上的多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杜少虎完成他的学位论文初稿时,我们交换意见,曾提到以这篇论文为起点,对中国西画历史作进一步深入探讨。读了经过修改的论文之后,我对少虎的研究成果感到欣然,同时也对他的艺术史研究产生了更为迫切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