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它关系到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未来。在当代社会,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不断缩短,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不断加快,经济的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的知识和智力的竞争。为适应这种形势、参与国际经济的循环和竞争,就要造就一代高素质的新人,培养出不仅有远大理想、高尚情操、强健体魄、坚定意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而且具备各行各业所需的技术和知识,有着开拓精神、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创新意识的人。为此,教育不能单方面抓智育,而是要使属于智力的知识、科学、技术与属于人文的思想、信念、道德、审美、艺术渗透融合,使人的素质的全面综合发展。可以说,素质教育是教育的基本目标,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是21世纪中国科教兴国的根本追求和指向。为此,党和国家一再反复强调要重视和加强素质教育。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促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健康开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令第13号)的要求,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作为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类专业设置公共艺术课程、制订课程教学大纲的依据,2006年秋季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强调艺术教育公共课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公共艺术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修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课程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是由艺术教育的特点决定的。艺术教育是以艺术(如音乐、舞蹈、美术、戏剧、影视、文学、环境艺术、数字艺术等等)为媒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这一活动和艺术创造意象的心灵活动有关。艺术意象作为情感的形式、符号的存在,具有审美的超越性,决定着艺术教育具有审美功能。同时,艺术意象还包含、融合了非审美的情欲观念,如欲望、需要、焦虑、苦闷、情爱、科学、伦理、政治、宗教等等内容,这又决定着艺术教育还具有带功利性的非审美功能。艺术教育的非审美功能和审美功能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非审美功能使审美功能具备了生命活力,审美功能(通过艺术意象)则成为传达、表现和实现非审美功能的媒介形式。素质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内容,它们都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各司其职,不可取代,它们都可以通过艺术意象的形式进入艺术作品,这就使艺术教育涉及人的素质诸多方面,为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提供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因此,艺术教育不但给人审美享受,而且还给人以知识、理想、教喻、身心健康、行动力量,激发个体对真善美的追求。由于其融合于审美之中而带有情感性、形象性,富有感染力、吸引力、渗透力,更易于受教者接受。艺术教育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以人的情感、心态、理想、信仰、文化、价值等作为研究对象,不同于回答“是什么”的科学学科,它回答的是“应当是什么”的价值问题。因此,艺术教育不仅是目前片面强调功利性的智力教育的补充,而且它能通过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使个体素质得到陶冶和塑造。使个体素质走向全面、和谐、自由的发展,并落实在群体素质方面,使社会和谐、有序、自由地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文明的建设。这套丛书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指导而编写,作为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类专业的艺术教育公共课教材,涉及到艺术的基础理论和艺术的主要门类,它将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使学生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从而契合科教兴国战略的目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