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中国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研究

定 价:¥25.50

作 者: 郑宝华 等 编
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6817325 出版时间: 2008-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94 字数:  

内容简介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因此,人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主体。人作为社会发展主体,是有意识和能动的社会群体。这就是人作为主体的社会性。这种社会性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群体性,表现为阶层、阶级和具体有某种社会属性的群体,而不是或者不主要是单个的个人;二是人作为社会发展主体,强调的重点是实践者、活动者和受益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就已提出的农村建设和发展目标。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重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以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颁布,是在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农村全面小康、实现农村乃至整个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广大农民利益和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措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成为我国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农村工作的重要课题。

作者简介

暂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研究》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研究摘要
第一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由来
一、十六届五中全会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改革开放与“三农问题”的逐步显现
三、十六届五中全会后的新农村建设
四、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五、小结
第二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理论
一、西方主体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主体观
三、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主体思想
第三章 发展理论及启示
一、发展概念及演化
二、发展理论的发展
三、发展理论对确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启示
第四章 国外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启示
一、广泛社区动员的韩国“新村运动”
二、把农民作为新村建设旗手的日本经验
三、韩日新村运动给我们的启示
第五章 主体现状分析
一、分析方法一一利益相关群体分析法的引入
二、现状分析
三、原因及潜在危害
第六章 主体的建构
一、主体及主体定位
二、主体的建构
三、以社区为载体的动员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