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中国经济中国-东盟博览会危机管理研究

中国-东盟博览会危机管理研究

中国-东盟博览会危机管理研究

定 价:¥26.00

作 者: 陈亮 著
出版社: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02214026 出版时间: 2007-07-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东盟博览会危机管理研究》危机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重视。特别是美国“9·11”事件以及中国SARS疫情等突发事件,对社会各个层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何应对危机事件,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各国政府、行业管理者们十分重视的课题。在灾害面前,人们往往都不能从容应对。灾害之后,人们开始思考:是在突发危机发生之后才想到危机管理,还是应该时时刻刻提防危机、提前建立危机管理制度和体系?看看危机的一般定义——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成员、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不知道经历了危机的会展人们是否会有更深的体会,其实展览和时间的关联性,一点也不亚于农民对天时的依赖。“会展”因为它的技术含量和复杂程度,又使它在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中和方方面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活动的集聚性和时效性往往是其他行业有所不及的,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复杂程度,而且今年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局势较为动荡,恐怖主义猖獗,我国台湾地区的问题较为敏感,社会潜在的危机诱因较多。对会展业的各类组织而言,各类危机是最大的敌人,所以会展业对危机管理的需求要远远超过其他行业。危机给予我们教训,也给了我们机会,只有汲取了一次次危机给予我们的教训,建立起更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才能保证行业更安全和健康的发展。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东盟博览会危机管理研究》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1章 中国—东盟博览会危机管理研究背景及意义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问题的范围与外延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4.4 本研究创新点
1.5本章小结
第2章 危机管理和会展业危机管理理论综述
2.1 危机(Crisis)的界定
2.2 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理论研究
2.2.1 危机管理的定义
2.2.2 危机管理模型
2.3 突发事件、紧急事件、危机事件的区别
2.4 危机处理体系理论
2.5 危机的分类
2.6 我国转型期危机研究
2.6.1 我国转型期危机的现状
2.6.2 我国转型期危机的特点
2.6.3 我国转型期危机诱因
2.6.4 我国亟待建立现代危机管理体系
2.7 会展与会展业相关概念
2.8 会展业危机管理
2.8.1 会展危机概念与分类
2.8.2 会展危机的表现形式
2.8.3 会展危机的特点
2.8.4 危机对会展业的影响
2.9本章小结
案例1:SARS对2003年会展业的影响
第3章 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背景与危机诱因归类
3.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背景
3.1.1 经济背景
3.1.2 政治背景
3.1.3 文化背景
3.2 中国—东盟博览会危机诱因指标体系与分析
3.2.1 指标体系建立
3.2.2 主成分分析概述
3.2.3 指标体系值的确定与分析
3.3 中国—东盟博览会危机诱因双层轮形模型
3.3.1 突出事件
3.3.2 政治方面
3.3.3 经济方面
3.3.4 文化方面
3.4 本章小结
案例2 1972年慕尼黑奥运惨案
第4章 中国—东盟博览会内生变量危机诱因分析及对策
4.1 中国—东盟博览会内生变量危机诱因分析
4.1.1 可预见突发事件
4.1.2 不可预见突发事件
4.1.3 突发性传染病爆发
4.2中国—东盟博览会内生变量危机对策
4.2.1 突发事件危机管理对策
4.2.2 中国—东盟博览会突发公共事件总体
应急预案
……
第五章 中国—东盟博览会内生变量危机诱因分析及对策
第六章 中国—东盟博览会内生变量危机管理体系框架模型
第七章 中国—东盟博览会内生变量危机沟通模型构建及原则
第八章 制定—东盟博览会内生变量危机管理体系实施方案
第九章 中国—东盟博览会内生变量危机管理研究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