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河北 燕赵古韵”是一套图文展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貌的系列丛书,一套十卷,卷卷经典。所抒所写,是近距离触摸几乎完全湮没于历史尘埃中的民间情怀,也是跨越浩瀚时空的点滴遐想与感动。中华民族历代创造和传承下来的神仙世界、象征系统、祭祀表演是那么流光溢彩、扑朔迷离,不仅对现代人提供了一种不可言说的情感慰藉,更呈现出一种别样的浪漫情怀,是不可或缺的信仰之花,更是弥足珍贵的艺术之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条流动的智慧之河、文化之河、情感之河,是数千年来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一脉相传,润物细无声地滋养我们身心家园的精神食粮。而民间信仰,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与情感魅力,自始至终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看,民间信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摇篮,是民间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甚至杂技与竞技、传统技艺等得以孕育、锤炼、成熟并代代传承的大摇篮。人们在柴米油盐的世俗生活里,源源不断地倾注着他们对世界的深沉情感、浪漫想象和创造灵感,形成了一个个瑰丽神奇的传说,编织出一个个超然卓然的神灵世界:关乎宇宙,关乎生死,关乎自然,关乎幸与不幸……所有这一切,都通过世代相传的想象与探索,呈现出一种与见实世界既有呼应又有不同的非凡境界,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人与兽,神与鬼,鬼与仙,惩恶扬善,慷慨仗义,天作之合,善恶有报,美好愿望便有了寄托的彼岸。而在人与神之间,必然要有一些媒介,通过一些形式来沟通,祭祀与膜拜应运而生。虔诚与敬畏是信仰的核心,有信仰的人群,是最有敬畏心的人群。有敬畏心的人群,是懂得与自然、灵魂、社会和谐相处的人群。虽然“神”并非客观物质之存在,但在人类走向文明的漫漫历程中,不同地域,不同肤色的人群,都不约而同地信奉着自己精神世界的神。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人神之间的和谐便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民间信仰文化,归根结底是一种和谐文化。向善尚美求真,几乎是民间信仰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