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爱德华。吉本的煌煌巨著《罗马帝国衰亡史》,两千年的历史著作宝库便是不完整的。大陆史界一直勤勤恳恳地引介西方史学名著,然而时至今日,这部充满真知灼见的庞然巨著仍然只有仅为全书三分之一篇幅的节译本问世,不能不说史学译著的王冠缺少了一颗耀眼的珍珠。在西方史学传统中,吉本属于从修昔底德和塔西佗开始的一系。这些史家非但具有生花的妙笔、叙事拟人的技巧以及好奇的心境,更重要的是,他们善于从纷纭繁复的历史事件,把握内在的发展纹理。我们看修昔底德对雅典帝国主义日益走向末路的揭示,塔西佗对提比略以降罗马体制荼毒人性之内在本质的刻画,真是触目惊心,历历可辨。在此一方面,吉本从来不遑多让。他或许不及修昔底德的深刻,然而其气势磅礴庶几胜之;他可能没有塔西佗那般尖锐,然而其睿智机敏足堪比肩。要以数百万言的有限篇幅,梳理千余年罗马帝国衰亡历程的无限庞杂,唯有博大的心胸、如椽的巨笔方能胜任;对此,吉本正是游刃有余。他高瞻远瞩,纵横捭阖,把此一时代繁杂至无以复加的政治、军事、宗教、文化、经济诸多因素条分缕析,挥洒勾勒,而凡此种种,皆服务于他那博大深切的主题:对罗马帝国衰亡历程的描摹及其原因的探索。以史为鉴可正身心,无怪西方一直将本著作为人文教育的基本读物,或许不仅因其史家的洞见,亦因其对人性的深刻启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