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一、何谓轴心时代
二、轴心时代的基本特征
(一)反思意识的出现
(二)神话时代的终结和精神化
(三)超历史的个人首次出现
(四)“社会学”情景
(五)轴心时代的遗憾
三、轴心时代的研究现状
(一)西方学界的研究状况
1.轴心时代的发生学
2.轴心时代的动力学
(二)华人学界的研究状况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
四、本书的研究思路、基本结构和基本结论
(一)研究思路
(二)基本结构
(三)基本结论
第一章 轴心时代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框架
第一节 人类的本性与社会的基本结构
一、人类本性: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
二、社会的基本结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第二节 精神生活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关系
一、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体性
二、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对于精神生活的作用
三、精神生活对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作用
第三节 人类精神生活及其生产的可能方式
一、精神生活的可能方式:自发的与反思的
二、精神生产的可能方式:集体无意识的神话创造与
个体自觉的理论构造
三、不同的精神生产方式对于社会秩序生产的不同意义
第二章 轴心时代精神突破的客观条件(外因)
第一节 轴心区的地理环境和人口状况
一、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人类文明发展之初的关键作用
二、轴心区的地理环境和人口状况一瞥
第二节 前轴心时代的社会生活
一、前轴心时代的经济生活
二、前轴心时代的政治生活
三、前轴心时代的精神生活
(一)前轴心时代中国的精神生活
(二)前轴心时代西方和印度的精神生汇
四、前轴心时代精神生活的生产方式
第三节 轴心时代的社会生活
一、轴心时代的经济生活
(一)农业生产方式
(二)“有限工商业”生产方式
二、轴心时代的政治生活
……
第三章 轴心时代的精神危机及其应付
第四章 轴心时代精神突破的主观条件(内因)
第五章 轴心时代精神突破的基本逻辑
第六章 展望“第二轴心时代”
第七章 人类精神基因图谱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