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与宪法发展
第一节 宪法发展是一个有领导的秩序过程
一、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
二、宪法发展与民主政治密不可分
三、宪法发展离不开政党的领导
第二节 执政党与宪法发展的相互关联
一、执政党的基本内涵
二、西方国家执政党与宪法的关系
三、政党推动宪法发展的国家的执政党与宪法的内在关联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宪法发展的历史逻辑
一、"伪宪法"的专制取向
二、民族资产阶级宪法的先天不足
三、人民民主立宪的历史选择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宪法发展的内在机理
一、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宪法价值取向具有高度一致性
二、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立宪的指导思想
三、党的各级组织是党领导宪法发展的组织基础
四、党的广泛的社会基础是组织动员社会维护和遵守宪法的基本保证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的法理分析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宪法维度
一、宪法工具价值取向的初始时期
二、宪法的工具价值取向时期
三、注入宪法的制度价值取向时期
四、注入宪法的目标价值取向时期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的法理言说
一、依法治权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二、执政权也是法治的对象
三、依法治权首要的是依宪治权
四、依宪执政与依宪用权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依宪执政的法治意蕴
一、党依宪执政凸显出宪法至上的法治原则
二、党依宪执政强化了党执政的合宪性基础
三、党依宪执政是"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原则的具体化
第四节 党的宪法理念更新是依宪执政的内在需求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宪法理念的一般原理与历史定位
第一节 宪法的核心内涵辨析
一、宪法是规范国家权力的根本法
二、宪法规范国家权力的目的
三、宪法规范国家权力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宪法理念的一般理论
一、宪法理念的内涵界定
二、宪法理念的特征
三、宪法理念与宪法原则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宪法理念的先进性及其作用
一、中国共产党宪法理念的先进性
二、中国共产党宪法理念的作用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宪法理念的历史定位--国共两党宪法理念的比较分析
一、立宪目的的貌合神离
二、立宪途径的同根异果
三、作用后果的大相径庭
四、理念内涵的立场鲜明
五、实践基础的众寡悬殊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宪法理念的理论探源
第一节 孙中山的宪法思想
一、孙中山宪法思想的基本内涵
二、孙中山宪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宪法理念的文化资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宪法思想
一、关于国家权力归属的思想
二、关于国家权力配置的思想
三、关于国家权力运行的思想
四、关于国家权力监督的思想
五、关于保障人权的思想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宪法理念演进的历史考察(上)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宪法理念
一、政权属于人民理念
二、民主集中制理念
三、保障人权理念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宪法理念
一、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理念
二、依政策而治理念
三、人民监督理念
四、保障人权理念
第三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党的宪法理念的特征及成因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党的宪法理念的特征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党的宪法理念的成因分析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宪法理念演进的历史考察(下)
第一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宪法理念
一、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理念
二、依法治国理念
三、权力监督与制约理念
四、保障人权理念
第二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宪法理念的特征及成因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宪法理念的特征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宪法理念的成因分析
第七章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宪法理念的更新
第一节 党的宪法理念更新的经济与社会基础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党的宪法理念更新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国家、社会的二元化是党的宪法理念更新的直接基础
三、价值多元化、文化多元化为党的宪法理念更新注入了时代内涵
第二节 新时期宪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现实需求
二、宪法有关国家权力配置的问题与挑战
三、人权保障方面的问题与挑战
四、特权现象的存在
第三节 十七大为党的宪法理念注入了时代内涵
一、党的思想解放引领着党的宪法理念的与时俱进
二、中国共产党宪法理念的时代内涵
第八章 中国共产党宪法理念更新的实现路径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宪法理念更新的思想路径
一、重视对宪法理念更新价值维度的思考
二、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的宪法文明成果
三、养成用宪法思维执政的习惯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宪法理念更新的实践路径
一、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践行党的宪法理念
二、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践行党的宪法理念
三、在能动司法改革中践行党的宪法理念
四、在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宪法教育中践行党的宪法理念
结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