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如何触及刑事判决形成的实际
1.3 进一步的限定与说明
1.4 本研究的基本内容
第2章 法官如何审判:判决形成的司法过程
2.1 问题的提出
2.2 法官如何审判:判决形成司法过程的实证考察
2.2.1 如何获取裁判信息:主动收集与指挥庭审
2.2.1.1 依职权主动收集信息:庭审中的消极与庭审外有选择的积极
2.2.1.2 通过指挥庭审获取信息:放任控方与限制辩方
2.2.2 如何判定案件事实:证据材料的采纳与采信
2.2.2.1 证据能力的认定:对控辩两方证据材料的不同审查方式
2.2.2.2 证明力的判断:预定的证据采信优先顺序
2.3 制度空间、实践压力与认知倾向:影响法官审判行为的诸因素
2.3.1 制度空间的促动
2.3.1.1 刑事诉讼目的
2.3.1.2 刑事诉讼权力构造
2.3.1.3 具体诉讼规则的不足
2.3.2 现实压力的作用
2.3.2.1 工作负担的加重
2.3.2.2 绩效考核带来的压力
2.3.2.3 知识与生理上的局限
2.3.3认知倾向的影响
2.3.3.1 有罪预设
2.3.3.2 政法职业认同
2.3.3.3 对事实可靠性的常识性观点
2.3.3.4 完成工作任务的潜在心态
2.4 如此审判的制度性影响
2.4.1 保障人权与查明事实:不利制度后果的双重分析
2.4.1.1 在查明案件事实上的制度后果
2.4.1.2 在人权保障上的制度后果
2.4.2 从诉讼效率、社会效果到制度创新:法官行为可能的积极效果
2.5 结束语
第3章 法院如何决策:判决形成的组织决策过程
3.1 问题的提出
3.2 判决形成的组织过程:实践中的法院内部诸决策机制
3.2.1 规范与历史上的法院内部决策机制及其实践
3.2.2 近十年来的新发展
3.3 行政权阴影下的多元化整体作业模式
3.3.1 法院内部诸决策机制的基本特征
3.3.2 一种行政决策模式
3.3.3 行政权阴影下的多元化整体作业模式
3.4 为何如此决策:行动者的理由
3.4.1 为什么选择民主集中型决策机制
3.4.2 为什么选择行政审批型决策机制
3.4.3 为什么选择讨论咨询型决策机制
3.4.4 为什么多元化整体作业
3.5 内涵的制度根源,尤其诉讼制度上的根源
3.5.1 司法制度上的根源
3.5.2 刑事诉讼制度上的根源
3.6 结束语
第4章 判决结果中的能动平衡:以可能判决无罪的案件为重心
4.1 问题的提出
4.2 法院的外部结构:影响可能判决无罪案件判决的诸因素
4.2.1 可能判决无罪案件的构成
4.2.2 围绕可能无罪案件的法律外结构
4.3 法院的应对之策及其理由
4.3.1 法院的应对之策
4.3.2 能够如此应对的理由
4.4 以刑易罪与定罪过程中的利益平衡
4.4.1 以刑易罪的独特实践
4.4.2 定罪的利益平衡模式
4.5 可能的制度性后果
4.5.1 利益平衡的负面后果
4.5.2 法官策略行为的意外后果
4.6 结束语
第5章 结论
5.1 判决形成过程的实践全貌:一个重构
5.1.1 谁在(参与)判决
5.1.2 判决形成过程中考虑哪些因素
5.1.3 以何种方式形成判决
5.1.4 形成什么样的判决
5.2 法律、组织与行动者:一个框架性解释
5.2.1 框架的构成要素及其说明
5.2.2 对判决形成过程实践面目的解释
5.2.2.1 法律上的自由空间
5.2.2.2 组织因素的影响
5.2.2.3 行动者行动的促成
5.3 可能改变的和难以改变的:对未来判决形成过程面貌的预测
5.3.1 可能改变的因素
5.3.2 难以改变的因素
5.3.3 未来判决形成过程的可能实践面貌
附录一: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放权”改革的过程研究——以对某法院法官的访谈为素材
附录二:刑事法治的“第三领域”:中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结构定位与功能分析
附录三:刑事法治实践中的回应型司法:从中国暂缓起诉、刑事和解实践出发的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