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定 价:¥28.00

作 者: 凌文豪 著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中国政治 政治法律 政 治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0484097 出版时间: 2010-02-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05 字数:  

内容简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表达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的价值诉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认为,这种诉求应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实践活动以及对这种实践活动进行规范的基本准则。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平等是公平正义的体现。但平等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下,差序平等是一个较好的价值选择……

作者简介

  凌文豪,1972年4月生,河南省周口人,法学博士,现为河南大学公共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生导师,河南大学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社会保障基本理论与实践、社会工作实务。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著作2部,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完成省部级课题4项,获省级科研二、三等奖各1次。

图书目录


  导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一 社会保障思想的价值取向——社会公平
  二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保障思想的批判
  三 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保障思想的构想
  第二节 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一 最好的工人保险形式——国家保险
  二 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保障和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要求
  三 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
  四 灵活多样性原则是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的最佳方式
  第三节 毛泽东的社会保障思想
  一 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 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基本原则的确立
  三 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
  四 毛泽东社会保障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第四节 邓小平的社会保障思想
  一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是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的出发点
  二 经济发展是构建与完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的基石
  三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保障的最终目的
  四 对社会保障内容的新解读
  
  第二章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第一节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 空想社会论
  二 宗教思想论
  第二节 西方国家现代社会保障理论及政策
  一 国家干预主义是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石
  二 福利国家思想发展的里程碑——《贝弗里奇报告》
  三 新自由主义导致社会保障制度危机四伏
  四 “第三条道路”——社会保障思路的再选择
  第三节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困境
  一 财政赤字庞大,通货膨胀严重
  二 高福利和福利均等化造成依赖思想严重
  三 生产成本增加导致竞争力与积极性降低
  四 机构日益庞大导致效率低下
  第四节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与教训
  一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经验
  二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教训
  
  第三章 中国社会保障思想的由来与制度初创
  第一节 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
  一 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的历史轨迹
  二 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的评介及启示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保障实践
  一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保障实践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的实践历程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制度的曲折历程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的调整(1956-1966年)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的停滞(1966-1978年)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的恢复(1978-1984年)
  四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1984-1993年)
  五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发展阶段(1994年以来)
  第二节 社会保障理念若干相关概念阐释
  一 对社会保障理念相关概念的解读
  二 社会保障理念相关概念问的关系
  第三节 社会保障理念的嬗变进程
  一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理念的变迁——“从慈悲到正义之路”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理念的嬗变进程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理念的分歧
  第四节 差序平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的基本理念
  一 社会保障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二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不懈的价值追求
  三 社会主义平等的实现有一个过程
  四 差序平等要求起点与最终结果都平等,但过程具有差序性
  五 公平正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通过差序平等来体现
  
  第五章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若干问题
  第一节 社会保障覆盖面窄、差异大、扩面难
  一 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的现状概述
  二 社会保障覆盖面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社会保障法制不健全
  一 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不健全,立法滞后
  二 立法保障的范围狭窄、层次低
  三 社会保障法律监督、实施机制匮乏
  第三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系不健全,制度严重缺失
  一 社会保障管理体系不健全
  二 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现象严重
  第四节 社会保障责任划分模糊
  一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责任划分不清
  二 政府责任与民间责任仍未做出明确的划分
  三 历史责任与现实责任混淆
  第五节 社保基金缺口大,保值增值困难
  一 社保基金缺口大,筹资渠道狭窄
  二 基金的运营与保值增值陷入困境
  第六节 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一 我国人口老龄化概述
  二 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困境
  第七节 社会保障意识淡薄
  一 政府主管部门意识淡薄
  二 用人单位意识淡薄
  三 社会成员个人意识淡薄
  第八节 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大、城乡统筹之路举步维艰
  一 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差异大
  二 城乡二元制结构与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和就业多样化不相适应
  三 二元格局下城乡劳动者的保障待遇不平等
  四 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分散,缺乏法律保障
  五 城乡统筹之路举步维艰
  
  第六章 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体系的若干对策
  第一节 加强社会保障法制体系建设
  一 加快社会保障立法
  二 强化基金筹集与运营的法律规范
  三 明确政府的社会保障法制责任
  四 强化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措施
  五 加强劳动与社会保障立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二节 拓宽社保基金来源渠道,确保社保资金的保值增值
  一 加强社保基金的筹集与管理,不断提高支撑力和安全度
  二 对社保基金进行市场运作,确保社保基金保值增值
  三 加强社保基金的运营监管
  四 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
  第三节 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 树立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的正确理念
  二 既统筹城乡又区别对待
  三 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四 强化责任,突出公平
  五 加强制度和管理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六 加强法制和监察建设,推进法制化进程
  七 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建立长效机制
  第四节 改革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一 推行一体化的社会保障管理制度改革
  二 机构设置坚持部门分工协作的原则
  三 建立系统的社会保障监管机制
  四 建立高效的社会保障管理网络
  五 发展社会组织,调动社会力量
  第五节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一 在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内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二 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三 解决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
  第六节 完善社会保障责任共担机制
  一 必须明确政府的责任
  二 必须明确企业(单位)的责任
  三 必须明确界定个人责任
  四 国家引导,责任共担
  第七节 养老保障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
  一 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二 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实行弹性退休制,实施积极的促进劳动和就业的养老保险制度
  三 做实个人账户,提高养老保险基金应对人口老龄化风险的能力
  四 挖掘社区资源,充分利用老年人资源,实现“以老扶老”
  五 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设施建设
  第八节 增强社会保障意识
  一 增强政府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二 增强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障意识
  三 提高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意识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