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 言
§1.1 研究现状及选题依据
1.1.1 花岗岩成岩、成矿研究现状
1.1.2 研究区现状及主要问题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1.3 主要完成工作量与主要成果
第二章 区域成矿背景与成矿条件
§2.1 祁连造山带结构与建造特征
§2.2 祁连成矿带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2.2.1 祁连山地层物性特征
2.2.2 重磁场特征
2.2.3 重磁异常解译
2.2.4 地球物理场与矿产分布
§2.3 祁连成矿带区域地球化学场特征
2.3.1 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2.3.2 地球化学分布分配与组合分析
§2.4 祁连成矿带主要成矿系统和矿床组合
第三章 祁连造山带前寒武纪基底岩系年代学与构造演化
§3.1 前寒武纪基底岩系年代学框架
3.1.1 祁连地体前寒武纪基底岩系组成
3.1.2 祁连地块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岩系的时代
3.1.3 祁连地决前寒武纪盖层岩系组成及时代
3.1.4 北祁连俯冲杂岩带前寒武纪岩系组成及时代
§3.2 前寒武纪基底岩系年代信息与构造属性
3.2.1 碎屑锆石年龄谱系与基底构造归属
3.2.2 变质岩、花岗岩Nd模式年龄与地壳增长历史
§3.3 祁连地块前寒武纪构造演化
第四章 祁连造山带结构、组成及古洋盆格局
§4.1 北祁连构造带结构与组成
4.1.1 蛇绿岩或蛇绿杂岩
4.1.2 岛弧火山岩与俯冲杂岩
§4.2 中南祁连构造带结构与组成
§4.3 柴北缘连构造带结构与组成
§4.4 祁连加里东造山带形成的构造体制
4.4.1 祁连地体与柴达木地块汇聚机制
4.4.2 祁连地体与阿拉善地块汇聚机制
4.4.3 祁连造山过程及时间
第五章 祁连花岗岩构造环境与岩浆源区特征
§5.1 祁连造山带花岗岩时代与分布
§5.2 花岗岩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构造属性
5.2.1 野牛滩岩体
5.2.2 野马南山、黑沟粱子花岗岩
5.2.3 小柳沟花岗岩
5.2.4 金佛寺花岗岩
5.2.5 其他花岗岩的构造属性和源区特征
§5.3 祁连造山带构造体制与花岗岩响应
5.3.1 不同阶段花岗岩成岩环境与源区组成变化
5.3.2 花岗岩对造山过程的响应
第六章 祁连造山带钨钼等成矿作用及其相关的花岗岩成矿系统
§6.1 典型矿床特征及其成因
6.1.1 塔尔沟钨矿床
6.1.2 小柳沟钨钼矿床
6.1.3 金佛寺钨钼多金属矿床
6.1.4 石硐沟银多金属矿床
§6.2 钨钼多金属成矿作用及主要控制因素
6.2.1 钨钼成矿作用
6.2.2 祁连成矿带银多金属成矿作用
6.2.3 祁连成矿带与钨钼多金属成矿有关的花岗岩成矿系统
第七章 祁连成矿带综合成矿预测和优化选区
§7.1 定量预测理论方法、准则和工作思路
7.1.1 综合预测准则
7.1.2 最优化准则
7.1.3 尺度对等准则
7.1.4 定量预测准则
§7.2 祁连成矿带区域矿产预测证据权模型及优化选区
7.2.l 矿产评价的证据权模型
7.2.2 铜矿床证据权预测与评价
7.2.3 钨、钼、金、铅锌矿床证据权预测与评价
第八章 结 论
§8.1 主要认识和进展
§8.2 存在问题或不足
参考文献
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