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矿业工程煤矿残采区上行开采基础理论与实践

煤矿残采区上行开采基础理论与实践

煤矿残采区上行开采基础理论与实践

定 价:¥32.00

作 者: 冯国瑞 著
出版社: 煤炭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暂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2037246 出版时间: 2010-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86 字数:  

内容简介

  《煤矿残采区上行开采基础理论与实践》从残采区上行开采层间岩层结构及其上部煤层底板移动变形规律人手,通过试验研究、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实测以及工业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残采区上行开采的层间岩层结构、可行性判定理论及方法、上部煤层底板移动变形规律和残采区上行开采矿压控制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形成了残采区上行开采的理论与技术,并在自家庄煤矿进行了试验及工业实施,成功解决了采空区上方煤层回收的技术难题,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与环境、社会效益。《煤矿残采区上行开采基础理论与实践》可供采矿工程、岩土工程领域的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冯国瑞,男,汉族,1976年7月生,山西阳城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现任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资环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煤炭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山西省青联委员。 1999年7月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土建专业,获学士学位;2002年6月研究生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2009年6月博士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岩土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同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10年在日本长崎大学留学研修。长期以来主要从事岩石力学与工程、矿山勘发与环境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项目,太原市技术创新计划项目等纵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横向协作研究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三大索引收录7篇。2项代表性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山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山西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太原市优秀科技项目一等奖等多项科研教学奖励,被授予“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模范青年”、“山西省高校工委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图书目录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上行开采研究现状
1.3 采场顶底板岩层结构研究现状
1.4 覆岩移动变形规律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2 残采区上行开采模拟试验研究
2.1 概述
2.2 相似模拟方案
2.3 残采区上行开采层间岩层结构演化规律
2.4 残采区上行开采层间岩层移动变形规律
2.5 本章小结
3 残采区上行开采层间岩层结构及上行开采机理研究
3.1 垮落法残采区上行开采层间岩层结构研究
3.2 争落法残采区上行开采机理研究
3.3 垮落法残采区上行开采的数值模拟
3.4 刀柱式残采区上行开采机理研究
3.5 刀柱式残采区上行开采层间岩层结构研究
3.6 刀柱式残采区上行开采的数值模拟
3.7 本章小结
4 残采区上行开采技术条件判定研究
4.1 概述
4.2 上部煤层开采的采动影响及其扩散
4.3 垮落法残采区上行开采控制层稳定性分析
4.4 垮落法残采区上行开采技术条件判定方法
4.5 刀柱式残采区上行开采控制层稳定性分析
4.6 刀柱式残采区上行开采技术条件判定理论及方法
4.7 本章小结
5 残采区上行开采矿压显现及底板岩层移动变形规律实测
5.1 概述
5.2 白家庄煤矿残采区上行开采矿压显现规律
5.3 白家庄煤矿残采区上行开采底板移动变形规律预测
5.4 白家庄煤矿残采区上行开采底板移动变形规律实测
5.5 本章小结
6 残采区上行开采底板移动变形规律理论分析与预测模型
6.1 概述
6.2 残采区上行开采底板移动变形规律数值模拟
6.3 残采区上行开采底板运移的力学特性
6.4 残采区上行开采底板运移的力学模型
6.5 残采区上行开采底板运移预测模型
6.6 本章小结
7 残采区上行开采技术及应用
7.1 概述
7.2 白家庄煤矿残采区概况
7.3 白家庄煤矿残采区上行开采可行性分析
7.4 白家庄煤矿残采区上行开采方案工业实施
7.5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