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党和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科技得到广泛应用,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布局日益明显,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农业在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模式粗放、结构不尽合理、资源消耗大、浪费严重、污染加剧等突出问题。这不仅造成农村脏、乱、差,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且影响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农业部启动了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试点工作。以自然村为单元,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田园清洁设施、家园清洁设施等,对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等生产生活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配套推广节肥、节药、节水等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建立农村物业服务站,构建农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到目前为止,在全国已建成1100多个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各地涌现了一批农村清洁工程成熟的技术模式。从示范效果看,农村清洁工程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简单适用,受到当地政府和农民的普遍欢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开展垃圾集中处理,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中央连续4年的“1号文件”都强调要推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农村清洁工程符合当前农村内部的实际需求,是解决农民最现实、最直接、最迫切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改善当前农村环境脏、乱、差面貌,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手段,是推进农村节能减排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它在巩固农村沼气、农村饮水安全等惠农政策基础上,进一步适应农村发展的新形势,从统筹城乡发展高度,丰富与拓展惠农政策的内容和空间,是一项深受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总结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和适用技术,征集、筛选全国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典型模式,编辑出版《农村清洁工程典型模式》,系统介绍不同类型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将进一步提升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对推进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