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肌肉疲劳及肌肉损伤机理的研究概况
2.1.1 肌细胞能量代谢紊乱学说
2.1.2 肌细胞内钙稳态失调学说
2.1.3 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学说
2.1.4 机械损伤学说
2.2 肌肉损伤的证据与标志
2.2.1 肌肉损伤的形态学证据
2.2.2 肌肉损伤的生物化学证据和标志
2.3 肌肉损伤后修复与再生的研究概况
2.3.1 肌卫星细胞
2.3.2 生长因子
2.4 骨骼肌静力性损伤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概况
3 实验动物分组
3.1 实验动物分组
3.2 实验动物的运动方式和安排
3.2.1 大鼠静力性运动实验台的设计
3.2.2 大鼠静力性运动方式
3.3 取材和标本制备
3.3.1 取材
3.3.2 石蜡切片制备及染色
3.3.3 透射电镜组织切片制备及染色
3.3.4 腓肠肌线粒体的制备[204]
3.3.5 腓肠肌肌浆网的制备[204]
3.3.6 腓肠肌胞浆的制备[204]
3.4 测试指标与方法
3.4.1 大鼠体重的监测方法
3.4.2 大鼠一般状况的观察[118]
3.4.3 大鼠腓肠肌常规组织学观察
3.4.4 大鼠腓肠肌透射电镜观察
3.4.5 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的测定
3.4.6 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测定
3.4.7 腓肠肌线粒体、肌浆网和胞浆蛋白含量的测定
3.4.8 腓肠肌线粒体钙含量的测定
3.4.9 腓肠肌肌浆网钙含量的测定
3.4.10 腓肠肌胞浆钙含量的测定
3.4.11 腓肠肌线粒体Ca2+-ATP酶、Ca2+-Mg2+-ATP酶和Na+-K+-ATP活性的测定
3.4.12 腓肠肌肌浆网Ca2+-ATP酶、Ca2+-Mg2+-ATP酶和Na+-K+-ATP活性的测定
3.4.13 腓肠肌线粒体中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3.4.14 腓肠肌肌浆网中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3.4.15 腓肠肌胞浆中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
3.4.16 腓肠肌线粒体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测定
3.4.17 腓肠肌肌浆网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测定
3.4.18 腓肠肌胞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测定
3.4.19 腓肠肌糖原含量的测定
3.4.20 腓肠肌胞浆中乳酸(LA)含量的测定
3.4.21 血清中乳酸(LD)含量的测定
3.4.22 bFGF、TGF-β1免疫组化染色的显微图象分析方法
3.4.23 bFGF、TGF-β1 mRNA表达的RT-PCR方法
3.5 数据统计处理
4 大鼠骨骼屈肌静力性负荷所致损伤模型的建立
4.1 实验结果
4.1.1 施加不同时间静力性负荷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4.1.2 大鼠一般状态的变化
4.1.3 大鼠腓肠肌常规组织学的变化
4.1.4 大鼠腓肠肌超微结构的变化
4.1.5 不同时间静力性负荷实验组大鼠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的变化
4.1.6 不同时间静力性实验组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变化
4.2 分析与讨论
4.2.1 施加不同时间静力性负荷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4.2.2 施加不同时间静力性负荷对大鼠腓肠肌微观结构的影响
4.2.3 施加不同时间静力性负荷对大鼠血清肌肉酶活性的影响
4.3 小结
5 大鼠骨骼肌静力性负荷所致损伤机制的研究
5.1 实验结果
5.1.1 骨骼肌静力性负荷所致损伤过程中骨骼肌能量代谢指标的改变
5.1.2 骨骼肌静力性负荷所致损伤过程中肌细胞钙稳态的改变
5.1.3 骨骼肌静力性负荷所致损伤过程中肌细胞自由基代谢的改变
5.2 分析与讨论
5.2.1 骨骼肌静力性负荷所致损伤过程中能量代谢的变化
5.2.2 骨骼肌静力性负荷所致损伤过程中肌细胞钙稳态的变化
5.2.3 骨骼肌静力性负荷所致损伤过程中自由基代谢的变化
5.3 小结
6 大鼠骨骼肌静力性负荷所致损伤过程中bFGF和TGF-β7的表达
6.1 实验结果
6.1.1 大鼠骨骼肌静力性负荷所致损伤过程中bFGF蛋白表达的变化
6.1.2 大鼠骨骼肌静力性负荷所致损伤过程中TGF-β1蛋白表达的变化
6.1.3 大鼠骨骼肌静力性负荷所致损伤过程中bFGF mRNA表达的变化
6.1.4 大鼠骨骼肌静力性负荷所致损伤过程中TGF-β1 mRNA表达的变化
6.2 分析与讨论
6.2.1 大鼠骨骼肌静力性负荷所致损伤过程中bFGF表达特征与损伤时间的关系
6.2.2 大鼠骨骼肌静力性负荷所致损伤过程中TGF-β1表达特征与损伤时间的关系
6.3 小结
7 全文总结